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破译《西游记》 (第2/5页)
时期。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能够感受到这段故事淋漓酣畅的痛快感。儿童会有一种发自本心的神往与共鸣,成年人则透过这段故事重新感受了自己的童年。 对于儿童,就是那种无法无天的游戏要求与已经受到的秩序规范之矛盾。这个矛盾在这段故事中被幻想地解决了。 成年人则更加深刻地面对这个矛盾。他不仅回忆起儿童游戏状态与自小就受到的规范之间的矛盾,而且更感受到这种矛盾在成年阶段的强烈化,感受到秩序的更加严酷的压迫。 因此,这段故事对成年人的激动就更为深刻,它幻想地解决了一个潜藏在人们心中的矛盾冲突。 三,孙悟空无法无天的行为惊动了天宫,并与天宫这个秩序的象征发生冲突。天宫做出的第一个应急反应是,封孙悟空为弼马温。这个招安最终破产,天宫又派天兵天将前往花果山镇压。武装镇压被孙悟空惊人的才能所击败,天宫不得不又一次接受孙悟空的条件,承认他自封的“齐天大圣” 这段故事非常贴切地象征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无拘无束自由状态的最初规范。这种规范包含着哄骗与安抚,也包含着一定的严厉和打骂。 我们从中非常生动地看到了人在儿童时期的遭遇。 孙悟空对于天宫最初发出的武装围剿的勇敢反抗,以及对于安抚的幼稚可爱的上当接受,特别形象地反映出古往今来的家庭都能普遍看到的父母对孩子的软硬兼施的哄劝与训斥相结合的教育过程。 这一时期,天宫对孙悟空(或者说秩序对儿童)的态度还是慈严兼备,以慈为主的。 四,可惜的是,孙悟空最终未能够在这种软中带硬的安抚中安守本分。他的儿童的天性,无拘无束的活力,终于在不可饶恕的范围内突破了秩序规范。他把蟠桃大会这一神圣的活动搅得乱七八糟,不成体统。 闯下弥天大祸的孙悟空在惊骇之余逃之夭夭,然而,破坏的严重性使天宫忍无可忍,秩序的镇压开始了。 接下来是孙悟空与秩序世界的大规模对抗,这就是大闹天宫。是天兵天将大规模地围剿花果山。是孙悟空被放到八卦炉中煅烧。是他从八卦炉中奇迹般地逃生之后,更加疯狂地、肆无忌惮地对抗天兵天将。 就在他的破坏性行为势如破竹、似乎无敌于天下的时候,佛祖出现了。 佛法无边──在和佛祖的对抗中,孙悟空失败了。他被镇服在佛祖巨手化做的五行山下。 一个特别重要的象征出现了。 西天佛祖在这里是典型的父亲的象征。这种象征绝没有一丝一毫牵强附会之处,它在《 西游记》的结构中是一个带有核心意义的因素。 在《西游记》中,写到佛祖在孙悟空面前的一次次出现,包括这最初的出现,所有的叙述、作者的语调以及读者阅读的情绪,都非常复杂、细微、准确地描绘出了这个世界父亲与儿子的关系、父亲对待儿子的复杂态度以及儿子对待父亲的复杂态度。 父亲对儿子是威严的,俯瞰的,沉稳的,含威不露的。当他的孩子大闹天宫把世界搅得一团糟的时候,他的出现又含有一个父亲对于被破坏的整个环境的歉意。 在管教孙悟空的时候,他的表情,他的语调,他的态度完全是父亲式的。他并不是怒火万丈,也并非完全不顾及父子之情;然而,他又是绝对威严的──当他晓之以理仍不能够说服儿子时,也有足够的力量将其压服。 在这里,孙悟空对如来佛的态度也是儿童对父亲态度的典型。孙悟空试图向如来佛挑战,以为可以向他挑战。然而,这只是一个儿童异想天开的幻想。在孙悟空的挑战中露出了儿童的全部天性:幼稚,天真,想当然,对父亲既敬畏又不服气。 当父亲伸出手掌说:你能跳出我的手掌吗?父亲的手掌是父亲权威、能力的象征。孙悟空这个自以为法力无边的小儿子便一个筋斗翻出去十万八千里,以为跳出了如来佛的手掌。 当他得意洋洋地在如来佛手指化成的通天大柱下撒下一泡尿时,不过是儿子对父亲挑战的典型象征:用儿童的性炫耀对父亲的统治做了幻想的挑战。 这个挑战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当孙悟空面对失败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辩时,父亲认为对儿子的讲理已经到了界限。面对整个秩序世界对儿子的不满,如来佛温和地也是威严地、不可抗拒地对儿子实行了压服。他将大手一推,把孙悟空推到云天之下,再将大手化为五行山,将儿子镇服在那里。 父亲的大手体现了父亲的全部统治。任何一个读者都能够感受到那种父亲的威严,虽然不一定是自觉到的感受。 许多读者对如来佛的态度,如同儿子对父亲的态度一样,是不服气的,但又是不得不服气的;是想要抗拒的,但又是难以抗拒的;是有仇恨的,但又是不敢自觉表达的。因为父亲是道德的象征,是秩序的象征,是人类世界的象征,是所有文化的象征。 父亲是儿子自由意志的最大对立面,最大的障碍。对这个统治不可猥亵,不可公开表示敌意,甚至内心都不敢正视这个敌意──也许大多数读者尚不能够真正审视阅读这段故事时内心产生的对佛祖的敌意,但这种敌意已非常深刻地潜藏在读者心中。 读者不会公开谩骂佛祖,他们只是怀着非常复杂的心理,不得不地接受了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结果。 这段故事中,孙悟空与佛祖的对抗极为深刻、形象地讲述了一个儿子和父亲的故事。这是作者不自觉的,也是读者不自觉的。读者每读至此都会感受到这里的情绪起伏,感受到那种与佛祖象征的父亲对抗一下的冲动,感受到与佛祖象征的父亲讲一讲理、争论天下的冲动,感受到撒一泡尿在佛祖手中,进行一次生殖器挑战的快感,感受到父亲手掌的巨大和威严。 父亲并没有从rou体上消灭儿子。他只是不容申辩地把儿子压服在五行山下。压服是管教的一种手段,父亲最终希望迫使儿子接受社会秩序,走上秩序化的道路,也许在这时,他已经潜在地安排了未来让儿子取经的道路。 这些象征是非常典型的,是父与子关系的真实写照。 这段文字深刻触及了一个人作为儿子的人生体验,每一位读者都能在阅读中体会到自己的复杂感情变化,从中看到自己和父亲的对抗过程,同时也会在故事中找到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