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舟子的悲歌 (第2/3页)
倒是不打不相识(详见《龙虎风云》即《剑试天下》一书),小雪听我是谁这一声叹,幼小的心灵在想:怎么这几个人,大家还不相识,就为彼此拼命呢?她遂而在想:他们待自己,何尝不是一样,老奶奶给人害死了,他们就为自己出头…想到我奶奶,心中又是一阵难过。 方振眉悠然蹲身下去,观流而悠然道:“古人谓:濯足于水,不复前流…过去我们本不相识,现在相交莫逆了…”忽然之间,他双手一起,一手一个,抓了两个湿淋淋的人上来,就像拎了两只小鸡一般,问: “你们两个,是不是也要认识我们?” 这两人被提上木筏,全身已不能动弹,显然是方振眉封了xue道。我是谁、沈太公见这两人穿黑色水靠,额目深陷,显非中原人氏,手执牛耳尖刀,分明是想在水里做工夫,一旦割散了木筏系着的麻绳,在这大江急湍之中,三人纵武功再高,也难以活命。 沈太公勃然大怒,揪起一个人怒问:“谁叫你们来的!”如此问了两三声、那人咬紧牙龈却不回应,沈太公怒火中烧,正正反反给了他几个大耳刮子! 我是谁道:“你没看见他被点了xue道吗?” 沈太公连忙想解,方振眉却道:“不必了,还有人没有被点xue的。” 众人不明所指。 隔了半晌,方振眉道:“梢公,你想撑我们到哪里?” 这一句话,倒使沈太公、我是谁二人惊觉,这江水已不是来时的江水;而在茫茫江上,远处正有一艘漆黑的帆船,船上挂着一面漆黑的旗帜,上面像绣着样什么东西,但在残月下、波粼中看不清楚,黑色帆船正在迅即接近木筏。 那舟子停了橹,慢吞吞地将浆停扣在木筏的滑轴上。他像沉思什么似的,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他都做得十分缓慢。 “谈笑制敌于无形的方振眉,名不虚传,但满氏双蛇水性堪称第一,我撑舟子也经年累月,不知怎么疏失还是让方大侠发觉得出来?” 小雪想看清楚那说话声音低沉的人,但却不知在何时,沈太公、我是谁已一前一后挡着她,尤其牛一般壮硕的我是谁横在她身前,她想看到个缝隙都难。 ——同样的也可以免于别人暗算她。 “‘舟子杀手’张恨守是江中第一杀手,水里海上,都称第一,满氏双蛇的水性奇高,我自然瞧不出破绽——只是,阁下适才在江心,故意表示不急于载我们渡江,所以沈太公喊第一声假装没听到,我是谁喊第二声才听见,但沈老的内力、虽不及阿谁宏壮,但悠长远在阿谁之上,阁下离得愈远,愈应听见才是…阁下既然是佯装的,在下自然多加注意,所以才能在满氏双蛇它未动手割锚凿洞前,做了一些该做的事。” “很好。”那舟子缓缓解开了蓑衣。蓑衣下,有一柄剑。他的剑甚为奇特,粗、宽而长、大,而且挂剑的姿态,更为诡异。 通常人都把剑悬在右腰侧,或腰背系挂,或以背负,但此人的阔剑,却在腰带当中一插,亦即是说,剑鞘直贴胸腹鼠蹊,而剑锷几乎顶着下巴。这样的挂剑形式,无疑是最难拔剑的方式。 沈太公看到他这样子的挂剑方式,左瞧不顺眼,右瞧也是不顺眼,便笑眯眯地道:“你这剑好挂不挂,挂在喉咙下,像肚兜兜一样——” 他话未说完,舟子猛一仰身,他这一仰身,姿势奇特,后脑几触及地“呛”地一声黑暗中虹芒乍起,厉芒射向沈太公。 在这刹那间,这人已拔出武器,闪电般攻出一招;我是谁前面,小雪站中间,沈太公站在最后,但那人一出手,已绕过我是谁、闪开小雪,飞袭沈太公! 沈太公陡地住口,身形蓦地倒飞出去! 只见灰色宽袍在江面上一晃而回,沈太公又落回木筏上。 厉芒已不见,厉芒已回到鞘内。 剑鞘依然挂过蓑衣人密钮劲装内,上顶咽喉,下齐膝。 沈太公一晃而回,但脸上戏谑的神态已不见。 他下颔三尺多长的银白胡子,被切去近尺长,在厉芒掠起的刹那,他已倒飞,他以躲避剑刺的最佳身姿倒掠而出,但对方自剑鞘所拨出来的,是刀,而不是剑。 他侥幸躲开这一刀,背上已惊出了一脊冷汗。 方振眉忽然发话了,冷冷地,不像他平时讲话的温柔敦厚:“张恨守,你来做什么?”任何人欺凌他的朋友,他就不会再跟对方礼貌客气。 黑暗中,张恨守的语音令人想到他木然的脸孔:“你知道,我是一个杀手。” 方振眉道:“我只知道你是一个人。” 张恨守停了停,缓缓道:“我来的目的,”他指了指躺在木筏上的满氏双蛇:“跟他们一样。” 方振眉道:“杀人?” 张恨守摇头。 沈太公虽犹有余悸,但依然笑道:“这倒奇了。中原杀手舟中刺客张恨守不来杀人,难道是做媒来着?张恨守双目又爆出了厉芒。 方振眉抢着问:“请问来意?” 张恨守:“买东西。” 方振眉问:“用什么买?” 张恨守道:“一艘采莲船,一把切梦刀,一百颗猫儿眼,外加孤山断桥方圆九十里。” “采莲船”又名销金窟,采莲船上美女如云,是千金难买、万金难求的一宵的,船上女子,纵不是天下最美的,也可以说是最媚的,何况,越是买不到的东西,越多人渴求着不惜一切也要买到手来。 一艘“采莲船”等于有三十位黄金换不到的活色生香的女子。但一把“切梦刀”却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宝贝。 因为谁有了切梦刀,不但功力加倍,而且还有极其绮丽的传说:谁有了切梦刀,便挥刀斩不断寸寸柔情,天下多情的美丽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