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钓叟传警 (第13/13页)
的形迹,已被北怪发现,以他那等机警的心怀,自然揣度得出方壶渔隐的企图,是以蹑踪前来,一者探听中原武林人物的动静,再则觅机顺便下手也说不定?” 他这虽是一番揣测之言,但就事而论,却是衡情度理,入木三分,直听得无我大师频频合首,心生同感。 管云彤听得心中一动,暗自忖道:“这敢情是好,北怪既已来到此地,如能合力把他除去,倒可免去千里奔波,远赴括苍山之行了…。” 但转念又想到,以北怪那等心机沉稳之人,每行一事,事先必经过一番策划、考虑,若无十分把握,绝不会轻举妄动,以身犯险,既然敢于前来,必定是有侍无恐…想到这里,脑际突然掠起另一个念头,心中不觉一震,复又忖道:“是啦,这次三三大会,轰动中原武林,当今黑白两道的精英,群集小南海中,北怪若不是与七绝庄取得了连系,定然是乘双手实力大损之际,突出奇兵,骤下杀手,不分黑白,一网打尽…。” 正在思忖之时,忽听无我大师轻声叹道:“如果贫僧想的不错,北怪只怕早已成了七绝庄的座上佳宾了!” 语音低沉,显得心情极为沉重。 管云彤忽然剑眉一转,朗声问道:“大师,昔年天山较技之时,北怪武功,大师曾亲眼目睹,以我们眼下几人之力,是否可以合力与他一搏?” 无我大师仰脸望天,似在回索昔年往事,又似在整理纷乱的思绪,沉吟了半晌,才惘然答道:“如以卅年前而论,漫说是你管施主,就是贫僧也自信足可与他一搏,但时隔卅寒暑,修为与日俱增,北怪武功,又不知精进了多少?如今我们几人纵是联手而上,实力还是显得单薄…” 管云彤接道:“为今之计,我们该怎么办呢?” 无我大师略一沉吟,庄容说道:“贫僧愚见,仍清管施主同钓翁去追踪薛大侠与方壶渔隐,能在三三大会之前赶不回来最好,万一不能,那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此话一出,三人同是猛的一怔,白头丐仙暗自奇道:“什么?对付一个七绝庄,已然十分吃力,如今再加上北任上官池,那还得了,现在有这么两个绝好的帮手不留,反而把他们支开去,万一三三大会之前赶回来,那岂不是鸭蛋碰石头,有死无生,不知你这老和尚是弄的是什么法门…。” 他乃性情急躁之人,心中疑念一起,便难忍得住,当下大嘴一咧,正要开口问话,无我大师却已仿佛看透了他心思似地,目注管云彤与瀛壶钓翁,正容说道:“北怪虽然雄心万丈,武功奇高,但若你们二友、双仙合力联手来对付他,北怪可有自知之明,决然难以为敌…” 他微微一顿之后,又道:“故此贫僧推断,他湖上两次警告,无非是故弄玄虚、令两位莫测高深,闻警而退,使你们双仙,二友的力量分散,以便各个击破,是以贫僧思酌再三,二位还是去追踪薛大侠与方壶渔隐的好…”忽然似是想到了什么倏而住口不言。 管云彤、瀛壶钓翁虽然觉出他言未尽意,但却知道这位禅门高僧,胸罗万有,处世谨慎,现在他既要自己两人仍照原来行程,胸中必有万无一失的打算,当下便再也不说什么,各自立时把手一拱,向无我大师、白头丐仙打了个招呼,相偕走下山坡,径奔浙南而去。 白头丐仙虽也是阅历深博,老于事故之人,但却猜不透无我大师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一时不禁疑云满腹,心事重重,还未等管云彤瀛壶钓翁走下山坡,便迫不及待地问道:“管老二一身武功,是癞叫化平生中会过的第一高手,眼下敌强我弱,放着这等好帮手不留,不知你这老和尚打的什么主意?” 无我大师忽然放下适才那种沉重的脸色,微笑说道:“此中原委,说来话长,我们还是回去慢慢再谈吧。” 僧施展处,人已走进松林。 白头丐仙见他说的神情轻松,以为他真有什么高识远见,满怀疑虑一扫而空,随着他穿过松林转向来路走去。其实老和尚那有什么妥善打算,只不过哭脸把作笑脸做,有苦说不出呢!” 且说管云彤、瀛壶钓翁两人下得山坡,沿着山坡的大路,走了约莫有片刻工夫,已到了一处镇甸。 管云彤忽然停下步来,仰脸望了望天色,轻声说道:“现在天已过午,我们不妨在这小镇上进点饮食,购置些干粮,免得路上打尖停歇,耽误时间…” 一语未了之际,忽听衣袂风响,侧目一看,只见瀛壶钓翁渔装飘,掠身而过,轻身快步地向路边一堵高大石碑走去。 管云彤暗暗忖道:“是啦,这石碑堵立路旁,极是醒目,方壶渔隐如要留下暗记,必是在这等显明之处。” 心中这么一想,人也不觉跟着走了过去。 他远未来得及看清石碑上是否留有暗记,瀛壶钓翁已转过身来,皱眉紧脸地问道:“管兄,不知薛大侠昔年行道江湖时,用什么东西作标记?” 管云彤听得任了一怔,答道:“据我所知,薛大哥生平之中,从没有什么标记,怎么?难道这石碑上除方壶渔隐留下的记号外,钓翁还发现了别的不成?” 原来他们沧狼二友,虽然各异其姓,但却情如手足,管云彤年龄较小,故对圣手摩云以大哥称之。 瀛壶钓翁闻言,脸色倏然一变,手指石碑的下端问道:“管兄可认得这是什么人物的标记?” 管云彤顺着他手指的位置看去,只见坚硬的石碑以上,被人用内家指力,印着一柄鱼叉,叉前划有两个制钱大小的圆圈,深浅如一,痕迹犹新,分明留下时间不久,而且是出于一人之手。 就在这两个圆圈的上方,平平整整的印着一只手印,大、小、无名三指弯曲,食、中二指载着两个圆圈。他瞧了一阵,虽知那鱼叉及两个圆圈,可能是方壶渔隐留下的标记,但那只手印,却想不出是何人所留。 瀛壶钓翁见他神情茫然,不由满怀惶惑地说道:“这柄鱼叉,乃方壶渔隐的独特标记,两个圆圈,当是二人同行的意思,薛大侠生平既无标示,那手印无疑是别人所留,只不知是敌是友…” 一语未了,管云彤忽然右臂一顿,劈掌向那手印击去。 掌风过处,石灰飞扬,原本平整无痕的掌印,竟赫然深隐碑内,较之鱼叉、圆圈痕记,犹深两分之多,而那手印边缘,更是有如刀削一般,显见此人功力,实在方壶渔隐之上。 此情入目以下,管云彤、瀛壶钓翁这两位武学名家,同是猛然一惊,暗想一个人内功到了火候,要在这石碑留下三五分深的痕记,并不是件难事,难就难在留下痕记之后,户不内陷,灰不散落,此等手法火候,除非内功练到了运力透物,丝毫不着痕迹的至高境界,实无法办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