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三十一章琴艺无双 (第1/3页)
一百三十一章 琴艺无双 罗衍这才知道师姐绕着弯子,将宇文馨引入老人门下,好有一个天大的靠山,而且老人无门无派,玄武一脉之说,更是可虚可实之说,宇文馨在老人门下为记名弟子,也不算另投他门,违背了长春一门的门规,这倒是两全其美之策。 只是此时已经无暇运用玄功详细推算此中因果变数,心中更知道师姐董无垢此举也是宇文馨亲眼有加,格外成全,心中不由得一叹。 却说此时宇文馨正在荆襄九郡救济灾民,她修道时日并不多久,身中虽然有几件得力法宝,用来护身抵御外地倒不弱于人后,但要救人,倒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唯一能做的就是分发点金银给灾民而已。 她忙碌了两三日,这才抽得一个空隙,到襄阳一游。这里本是三相首府,又是她先祖发迹之地,凭一地之力,统一江左,三分天下。 当她来到此地时,见襄阳城高墙厚,城门箭楼岳峨,钟楼鼓楼对峙,气象非凡,还没有走进城门,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城外虽然聚集起了大批难民,但却有数十个粥场施舍米粥,救济众人,她看了一下,多由官府主持,暗中一问,才知道十余日前天下归与一统,小皇帝大赦天下,免除原赵国属地田赋三年,荆襄九郡也在其列。 她听后心头难免有些异样滋味,但见天下再无战乱之苦,心中也是感到一丝欣慰,不知不觉中,就踏足在贯通南北城门的大街上,正值此时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刻,跨街矗立的牌坊楼阁,重重无际,两旁店铺林立,长街古朴,屋舍鳞次栉比,道上人车往来,一片太平热闹景象,使人不由浑忘了外间的灾情。 正在漫步前行间,只听后面有人笑道:“这位公子器宇轩昂,貌宇非凡,长得一表人才,不知可否接伴而行。” 宇文馨此时为避麻烦,身着一袭淡青长衫,装束打扮倒与一文弱书生一个模样,闻言回转过头,只见身后站着一位青衣文士,年纪却是不大,仪容秀美,倒显得有几分儒雅风流。而且他身材容貌,神情举止,都与她有**分相似,站在一起,好似孪生兄弟一样。 两人这一照面,不由得齐齐一楞,呆在当场,天下怎么有如此相似之人? 宇文馨心念一动,突然想起一事,正要开口,对面那与她容貌相似那文士走近身来,用底不可闻的声音道:“jiejie可否就是昭华公主宇文馨jiejie?小妹封若兰,曾受罗公子接引,重返终南门下,近奉师祖之命,在人间行道,不想得遇jiejie,真是不甚欢喜。” 宇文馨本是含笑而立,见见对方词色谦和,和蔼可亲,越发心喜,而且更是师门至交,也想结纳,忙即施礼,赔笑道:“小妹正在宇文馨,昭华公主四字,已经随东吴随风而去,还请jiejie再勿提起。” 封若兰大喜道:“jiejie何需太过谦虚,你我师门,渊源深厚,本是一家,而且实不相瞒,小妹曾在人间,曾为一事,冒充jiejie名号多时,难免行为有孛,有损jiejie玉洁冰清的清誉,还请jiejie见谅?” 宇文馨淡然一笑道:“凡尘之事,就让他随风而去吧,你我现在都不是那世俗之人,何需又为了那些琐事再自寻烦恼?” 封若兰一听大喜,道:“既然jiejie见谅,那真是太好不过了,小妹曾听恩师说起过jiejie事迹,早就心仪,常求一见,适才见jiejie乔装打扮,孤立街中,而且道行深厚,本想结一同道,不想居然才知道是小妹心仪多年之人,岂非幸事?这里不是谈话之所,前面有家董氏酒楼,饭菜也颇不恶,小妹幼时曾经去过两次,不如我们去此一坐,一则尝尝人间佳肴,二则就便高攀,结一姊妹之交,不知可有清暇么?” 宇文馨将头略点,封若兰本来心仪昭华多年,此时见她温馨可人,笑道:“小妹能与jiejie列于雁序,当街并行,真是三生有幸。”说时,就挽手过去。 董氏酒楼分上、中、下三层,三楼全是贵宾厢房,若非熟客或当地的有头脸人物,根本不接受预订。 宇文馨于封若兰两人来此时,还是酒楼掌柜见他两人气度风情,都与常人不同,不敢得罪,才在二楼找了一个偏僻的位子,让两人坐下。 宇文馨虽然不理外事,倒不觉得为意,封若兰却是心思缜密,见客人比往常多了许多,心中倒有几分意外,正准备叫来店小二一问时,只听“叮叮咚咚!”几声清音,从楼上飘了下来,原本喧哗的酒楼一下变得鸦雀无声。 琴音随起,只听琴声时而如松涛怒号,时而如清溪流水,或缭绕空际盘旋不敢,或如银河倒泻自空而降,五音七律,已穷声乐之妙谛,奏的正是“高山流水”之曲。 一曲方终,四周一片寂静,仍似没有人能从琴音中回复过来,当然,坐在角落边上的封若兰和宇文馨可算是例外,不过人间有此妙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