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万载玄仙倾 (第2/3页)
十分寒冷,而且更为奇怪的是,此处虽然名为“天风崖”但这么多日来,却没有一丝天风吹来,向孤云老人一问,才知这山谷中一年仅起一次大风,此风是从九天之上灵空仙界与人间交界处刮落而下,风力浩瀚无匹,寻常人遇到,立刻硬生生地吹散,就算是普通一点的修道之人,也禁受不了,所幸那风每年端午才刮一次,他到此时刚好是六月刚过,倒不担心遇上。 一晃就过了三月,孤云老人除了初见时的长谈和指点罗衍剑诀外,其他时候很少开口,而且也不传授罗衍其他任何法术,仅是叫罗衍按照他从沈半峰处学来的功诀修炼,罗衍也从他口中知道凡人修仙成道,虽然法门千奇百怪,路数众多,但无一不要经历“筑基,结丹,凝神,成婴”四个阶段,凡人只有炼就元婴,脱离了本来躯壳,才算略有小成,勉强可算一介散仙,但要真正飞升紫府,成就天仙位业,则需内外功行圆满,方才有成。 这四个阶段在元婴成型后,在修道过程中循环往始,无有穷尽,更因各门各派心法不同,各有侧重,所以光以一个人所在阶段来判断他的功力深浅,是无知而可笑的。 这座山谷三面环山,谷口就是万丈悬崖,雾气缭绕,深不见底,非仙灵中人根本无法达到此地,而且大雪永不停歇,若不是罗衍已经修到避谷之境地,恐怕生存都是问题。这日罗衍定中醒来,望着漫天鹅毛大雪飞舞,天地一片银白,仅有放置血战天戟的黑色长石上,飞舞而下的雪花一靠近丈许开外,就化为一团水雾,腾空飞起。 要不是这柄古怪的前古神兵作梗,说不定他早拜在这位孤云前辈门下为弟子,就是因为这东西的缘故,认为他大有来历,让这位隐修多年的前辈仙人断了收徒的念头,将他当成了忘年之交。罗衍心头暗叹一气,再过三日,他体内先天真气就将体外凝聚成型,修成有形剑气,要是他要是再有一柄仙兵利剑在手的话,他就可达到传说中的御剑飞行的地步,可惜他家传的宝剑已经在长春谷口被昭华的先进同门所毁,而眼前这柄铁戟则如浩瀚无际的大海,他体内真气根本无法遍布戟身,自然也无法达到“戟”由气转,收发由心的地步。 孤云老人所创的天剑之术,在某一种程度来说,简直就是为他天设地造一般,不仅路数与他家传心法暗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刚好函接了他自身的修为状况,就像一个大海般把所有川汉河溪的水流容纳为一,让他把以前所有领悟回来的心得,化为圆满而又创意无穷的体系,令他爬上一座更高的山峰,看到以前未见过的事物和境界。 要是他不遇到沈半峰和孤云老人两人,那他将在一二十年后,攀登上人间武道的顶峰,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人,但二人的出现,将他带离了“人”的范畴,迈向了更为恢弘广阔的天地。 他此刻的心情仿如一切重新开始,因昭华公主的分离而带来的失意已成为遥不可及的陈年旧事,只能占据现时他心灵中极小的一部份。现在他倒想看看,这浩瀚宇宙,茫茫神州,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他没有见识过。 天空的飞雪越来越大,罗衍连起身去活动手脚的心肠全被打消掉了,正准备继续打坐入定,孤云老人陡然睁开双目,两道银光闪电一般照在他脸上,经过这三月的苦修,他双目才能正面对视这两道奇异的目光。 说来也古怪,他唯一见过一次此老出手,就是救他那幢银光,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见过此老显示任何法力,但他心中却隐隐觉得,他这些天来所见的仙人异士中,就以此老功力最高,就连撵他出谷的长春仙宫宫主,都比不上此老功力深厚。这虽然只是他隐约间的一种感觉,其实确是半点都不差。 孤云老人沉吟了一下,道:“小友还记得我三月前所借重之事吗?现在时辰正好,小友只要顺着我引路神光,到此山万丈之下,搜寻一只万载玄龟,用你手中宝戟,斩断系在他后腿上的锁链,再替我求取三滴它的灵血,就算大功告成。只是那龟已经有万年功行,法力尤在我之上,玄功变化,外人恐难找到,你只要在山腹下的地底下的烈火熔浆内,见到一座玉山,就是系此龟的地柱,那只老龟也就在左近。此龟虽然容貌狰狞,但生平从未伤生,所以你无论遇见多么奇怪的事,不可害怕。可惜好些话不能预言,全仗你量力而为,你有这宝戟和我化身元神所寄的巽风珠护身,即便身有险阻,也能成事,此行如成,你我三个,都有天大的好处,你也能凭此机缘,归入玄门。” 罗衍听老人说时语气十分凌重,说完就见他口一张,喷出一颗寒辉四射的珠子,飞到自家头上,发出一层淡淡的冷光,将全身罩住,紧接着手中多了一片巴掌大小的石片,中心龙飞凤舞地画了一个奇异的符号,也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