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倾_第十七章何谓天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何谓天道 (第2/3页)

天下,南游长夜诸岛,北至光明圣境,东临归墟无涯,西访须弥群峰,以剑论道,拜会天下仙灵异士,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正欲开宗立派之际,道家四九天劫降临,仅一乾天神雷,余剑折人伤,方知天地之威,岂是余这狂妄自大之辈所能撼动?

    余劫后余生,才悟阴阳消长之妙,乃隐居于此,借此间九天罡风,自消前孽,坐关之初,始悉玄根,自修正业,方明剑道小技,岂为天道?”

    罗衍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才从震撼中惊醒过来,整个山崖空空荡荡,渺无人踪,搜寻再三,也没有发现任何奇异的地方,就连面前这个石洞也是一眼望到底,与其说是个石洞,还不如说是一个石龛,深仅丈许,高约丈二,当中摆放的一尊石像,是山谷内唯一碍眼之物。

    石像仅有半边身子,齐腰而斩,稳稳当当地放置在石龛内,雕功倒是十分精细,面容毛发,栩栩如生,就连左边脸上的三个箭孔口雕刻出来,陷进半分,双目微闭,嘴唇略张,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不知道此像又是何方神明?”

    罗衍心头思道,不过眼前依然不见救他的仙人现身?不过他心里已经隐隐知道,救他之人,就是壁上刻字的那人。他望了望手中的铁戟,晒然一笑,此间主人光是留字的心胸气度,就令他高山仰止,岂又会贪图他这区区宝物?

    “不知何方仙长出手相救?江南罗衍,叩谢仙长大恩!”罗衍跪倒在雪地上,恭恭敬敬地朗声道。

    “小友无须多礼!”从身前那半截石像传来一道破锣般的声音,语音枯涩,十分难听,倒让近在咫尺的罗衍吓了一跳,整个身体一下平平弹出三丈外。

    “老朽在此枯坐多年,全身已经化为僵石,惊扰之处,还望小友见谅!”石像也不见开口扬声,低垂的双帘好似微微一动,两道尺许长的银光从眼中电射而出,如同灵蛇吐信,吞吐不定。

    “眸生冷电”!

    光是这一手就足以让这座石像中人在天下间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主,而且对修道人来说,这更意味着大道将成,飞升紫府仙阙已非白日做梦。天下间修仙求道之人何止千万,但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少之又少,没有多生的积修和今生的苦行,万难有如此成就。

    修仙求道,岂是儿戏!光是修行路上的重重难关,就让无数人止步不前,难有寸进,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三灾五难八劫和每隔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四九天劫,无论哪一样,就足以让人粉身碎骨,魂消魄散,做鬼都没有可能。但反过来说,只要一朝道成,就能霞举飞升,成就天仙位业,籍注长生,飘然物外,更有甚者能达到金仙地步,万劫不坏。所以无数人纵使知道前途险阻重重,也义无反顾,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全力以赴,不达目的,势不罢休。

    石上道人更是深知其中三味,他能到今日地步,则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结下了几个深仇大敌,更失去了半边身子和一只手臂,若是掀开他的道袍,就可以看到,他腰身以下的躯体,早已经无影无踪,只剩上截身子,直挺挺地立在岩石上,腹部的血rou和石头结为一体,难分你我。如是换成常人,早已命丧黄泉,就是对修道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形,也不愿意受此煎熬,都宁可拼舍今生修为不要,再转一劫,以求来世重修。要不是他得一前辈真仙指点,采集此地的先天灵石地脉精气,补益修为,他也不愿意在此受这活罪。不过这八个甲子的苦行,也让他得益良多,达到他梦寐以求的境界,而且天仙有望。

    先天大道,不假外物,惟心自求!要不是四百年前受此大难,在此地枯坐,才领悟这个简单的道理,恐怕他就是花上千年时光,穷极碧宵黄泉,也不能明白过来。

    罗衍见石像开口,眼中又射出两道凝如实质的银色光芒,这才知道,这座石像是救自己的恩人,才尽心诚意,正要拜下。

    石像也不见有什么动作,一团柔和万分而又奇寒且劲的大力逼来,将身挡住,不令下拜,反将罗衍身体缓缓抬起,恢复站立之势。罗衍见力道所至,根本不容他有半分抗拒之力,自然而然地就站起身来。

    “小友此时毋须太谦。老朽僻居荒岭,终日静坐,已经有六七个甲子不曾起身一步,人间俗文繁礼,早也忘去,小友也无须多做客套,请自寻一山石坐下再说吧!”石像双目银光从罗衍身上一扫而过,攸地一闪而隐。

    罗衍只觉这片银光,与那日在长春仙府被桑真人目光照体又有几分不同,好似这两道银光少了些须霸道,多了许多安详平和的味道。而且他语气虽然难听,但却让人放下心来。

    罗衍当下也不多做客套,找了一块最近的石头,拂去上面三尺厚的积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