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第2/4页)
斯托尼亚皱起眉头,抓住米吉卡的军便服的扣子问。“你想抛开本村的伙伴吗?这不合你的心意,是吗?”“他是跟麦列霍夫-彼得卡走的…”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拉了拉赫里斯托尼亚的大衣袖子,脸色立即变得苍白,说道“喂,咱们走吧。看来,咱们在这儿没有什么事情好干啦…你不去,米特里,是吗?” “不去…我已经说过‘不去’,那就是不去。”“再见吧!”赫里斯托尼亚扭过头去。 “祝你成功!” 米吉卡眼看着别处,把一只guntang的手伸给他,然后就往家里走去。 “坏蛋!”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先小声说了一句,轻轻地颤动了一下鼻翅。“坏蛋!”他望着离去的米吉卡的宽阔的脊背,又响亮地重说了一遍。 他们顺路通知了几个从前线回来的人,告诉他们,科尔舒诺夫不肯去,明天他们两个人去参加前线士兵代表大会。 一月八日黎明时分,赫里斯托尼亚和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便从村里出发了。“马掌”雅科夫自愿送他们到镇上去。套在车辕里的两匹骏马迅速地驰出村庄,跑上了山坡。融雪天气把路上的积雪已经融化了很多。遇到完全没有雪的地方,爬犁的滑杠就陷进泥里,爬犁颠簸起来,两匹马伏下身,使劲拉着套。 哥萨克们都跟在爬犁的后面走。被凌晨的轻寒冻得满脸通红的“马掌”靴子踏得清脆的薄冰咯吱咯吱直响。他满面红光,只有那道椭圆形的伤疤泛着尸青色。 赫里斯托尼亚走在路边上,踏着化成粒状的积雪,气喘吁吁地、困难地爬上山坡,因为一九一六年他在杜布诺城下曾中过德国人的毒气。 山岗上风大。更冷了。哥萨克都沉默不语。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皮袄领子把脸裹住。远处的小树林越来越近了。大道穿过小树林,爬上丘岗起伏的山脊。树林里的风象小河的流水声一样,哗哗响着。枝桠象鹿角似的扎煞着的橡树树干上铁锈色鱼鳞般的树皮闪着透绿的金光。一只喜鹊在远处的什么地方喳喳叫。接着又斜扭着尾巴,从大道上空飞过。风吹得它斜着身子,闪着亮锃锃的羽毛,疾飞而去。 从村子里出来就一直沉默不语的“马掌”转身朝着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一字一板地(大概他的脑子里早就想好这几句话了)说: “你们在代表大会上,一定要努力争取不打仗就解决问题。谁也不愿再打仗了。” “当然啦,”赫里斯托尼亚羡慕地看着自由飞翔的喜鹊同意说,脑子里拿无忧无虑的、幸福的鸟类生活跟人的生活比较着。一月十日傍晚,他们来到卡缅斯克。一群一群的哥萨克沿着这个大集镇的街道往镇中心走去。镇上显得很热闹。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和赫里斯托尼亚找到了麦列霍夫-葛利高里的住处,得知他没有在家。女主人,一个白眉毛的胖女人说,她的房客参加代表大会去了。 “这个会,就是说这个代表大会在哪儿开呀?”赫里斯托尼亚问道。 “大概是在区公所里或者是在邮政局里,”女主人冷淡地在赫里斯托尼亚鼻子尖前关着门,回答说。 代表大会正在紧张进行。一间有很多窗户的大屋子勉强容纳下这些代表。许多哥萨克都聚集在楼梯上、过道里和隔壁的房间里。 “跟着我走,”赫里斯托尼亚用胳膊肘子挤着,哼哼道。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他身后留下的狭窄的缝隙里挤了进去。就在会场的入口处,一个哥萨克拦住了赫里斯托尼亚,——听说话的口音,是顿河下游的人。 “你慢点儿挤行不行!鳊鱼!”他刻薄地说。“让我们进去呀!”“站在这儿也可以啦!你看——哪里还有地方!”“让开点儿,小蚊子,要不然——我一个小指头,就能把你捻死!绝不含糊!”赫里斯托尼亚威胁说,把一个身材矮小的哥萨克不费吹灰之力举起来,往旁边一放,向前跨了一步。“真是只大狗熊!” “阿塔曼斯基团的战士真棒!” “可以顶一辆上等的大车!他可以背上一门四英寸口径的大炮!” “你看他把那小家伙一举的劲儿!” 象一群羊似的挤成堆的哥萨克们都笑了起来,不由自主地、恭敬地打量着比大伙都高出一头的赫里斯托尼亚。他们在后墙边找到了葛利高里。他正蹲在那里抽烟,和一个哥萨克——第三十五团的代表——谈话。他一看见同村的人,他那下垂的铁青色小胡子就笑得颤动起来。 “啊哈——哪一阵风把你们刮来啦?好啊,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您好啊,赫里斯坦大叔!” “好好,不过比母牛也好不了多少,”赫里斯托尼亚玩笑说,把葛利高里的整个手握在自己足有半俄尺长的手巴掌里。“我们家的人都怎么样啊?” “上帝保佑,都很好。他们给你带好来啦。你父亲要你一定回去看看。” “彼得罗怎样?” “彼得罗吗?…”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很尴尬地笑了笑说“彼得罗和我们哥儿们是不来往的。” “我知道。好,娜塔莉亚怎么样?孩子们好吗?见过他们吗?” “都很壮实,他们问候你。就是你爹有点儿恼恨…” 赫里斯托尼亚仰着脑袋,打量坐在桌子周围的主席团。他就是站在后头,也比大家看得都清楚。葛利高里利用会议短短的休息时间,继续询问村里的事情。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讲述着村里的情况和村里的各种新闻,把村里召开从前线回来的哥萨克会议并派他和赫里斯托尼亚上这儿来的情形简单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