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中短篇合集_红丝黑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丝黑箭 (第2/4页)

    方明廉道:“你们两位不妨也与狄县令说说对此案件的看法吧。”

    毛晋元道:“方将军还犹豫什么?快将那孟国泰判决,交付军法司处刑便是。”

    施成龙忙道:“不!卑职愚见,孟校尉并非那等放暗箭杀人之人。此事或许还有蹊跷。”

    方明廉指着对面窗外一幢高楼说:“狄县令,但看那楼上的窗户便可明白。那楼上窗户处是军械库,苏镇副熟睡时,肚腹正对着这窗户。我们做了一个试验,将一个草人躺放在苏镇副睡的地方,结果证明那一箭正是从对面军械库的窗里射下来的。当时军械库内只有孟国泰一人,他鬼鬼祟祟在窗内晃荡窥觑。”

    狄公惊奇:“从那窗口射到这窗内,——有如此好箭法?”

    毛晋元道:“孟国泰箭法如古时李广一般,百发百中。不然。如何营里上下都称他作‘神箭孟三郎’。”

    狄公略一思索说道:“此箭会不会就在这房内射的?”

    方明廉道:“这不可能。从门口射来的箭只可能射到他的头盔,只有窗外射进来的箭,才有可能射穿他的肚腹。而窗外值戌的四名军士昼夜巡视。——这房子虽简陋,究竟是苏镇副的私舍,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出。事实上出事那天,苏镇副进房之后至施仓曹进房之前,并无闲杂人等进来过,值戌的军士众口一词证实这点。”

    狄公又问:“那么,孟国泰为何要杀害苏文虎呢?”

    毛晋元抢道:“苏镇副cao演极严,动辄深罚,轻则呵斥,重则赐以皮鞭。几天前,孟国泰挨了苏镇副一顿训斥,他当时脸色气得铁青。孟国泰每以英雄自诩,蒙此耻辱,岂肯干休?”

    施成龙摇头道:“孟国泰受苏镇副训责不止一回,岂可单凭受训斥,便断定是孟国泰所为?”

    狄公道:“射杀苏文虎之时,是谁看见孟国泰在对面军械库窗口晃荡窥觑?他可是亲口作了证?”

    毛晋元答道:“有一小军校亲眼看见那孟国泰在军械库拨弄一张硬弓,神色慌张。”

    方明廉叹了口气道:“那日这小军校偏巧去军械库西楼找一副铠甲。西楼上偏巧也开一小窗,离军械库窗口两丈多远。事发当时,是他从西楼那小窗口望见施兵曹在这房中大惊失色。叫喊不迭。他不知出了何事,正欲赶下楼来。隔窗忽见军械库内孟国泰正在拨弄一张硬弓。事后调查,孟国泰也供认不讳。”

    “那小军校在西楼便不能放暗箭么?”狄公诧异。

    毛晋元拉狄公到窗前,指着西楼道:“那一窗口倘使射箭来,倒是能射着当时在房中的施成龙。——那个小窗口根本看不到苏镇副的身子。”

    “那么,盂国泰因何去军械库呢?”狄公又问。

    方明廉面露愁苦道:“他说,那天cao演完,他感到十分疲累,回营盘正待躺下休息,却见床铺上一纸苏镇副的手令,命他去军械库等候,有事交待。我要他拿出那纸手令,他却说丢了。”

    狄公慢慢点头,沉吟不语。又去书案上拈起那支长箭细细端详。那支箭约四尺来长,甚觉沉重,铁镞头十分尖利,如燕尾般岔山两翼,翼有倒钩。上面沾有血污。

    “方将军,想来射杀苏文虎的便是这支箭了?”他一面仔细端详手中那件杀人凶器。箭杆油了红漆,又用红丝带裹札紧了,箭尾则是三茎灰紫发亮的硬翎。

    毛晋元道:“狄老爷,这是一支寻常的箭,苏镇副用的箭与营寨内军士的箭都是一样的。”

    狄公点头道:“我见这箭杆的红丝带撕破了,裂口显得参差不齐。”他看了看周围几张平静无异常的脸,又道:“看来孟国泰犯罪嫌疑最大,种种迹象都与他作案相合。下官有一言不知进退,倘若方将军不见外,可否让下官一见孟国泰。”

    方将军蓦地看了狄公一眼,略一迟疑,便点头答应。

    毛晋元安排一名姓高的小军校陪同狄公去军寨尾角的土牢。那小军校正是事发时亲见孟国泰在军械库拨硬弓的证人。狄公一路与他攀谈,乃知小军校平时十分敬重孟国泰。问到案子本身要紧处,小军校言语锐减,微微局促,似十分负疚。

    两人来到土牢,小军校与守牢军士递过方将军的手令。军士不敢怠慢,赶紧掏出管钥,开了牢门。

    “呵,老弟,可有什么新的消息?”孟国泰体躯丰伟,十分雄武,虽身陷缧泄,仍令人栗栗敬畏。

    “孟大哥,蓬莱县县令狄老爷来看望你了。”小军校言语中闪过一些胆怯。

    狄公示意小军校在牢门外等候,自己则钻进了土牢:“孟国泰,下官虽初次见你。却与马荣、乔泰一般称呼了。不知你有何话要说。倘属冤枉,下官定设法与你开脱。”

    孟国泰闻听此言,心中一亮。呆呆望了狄公半晌,乃叫道:“狄老爷仁义慈悲,我孟某实蒙冤枉。奈何木已成舟,有口难辩。”

    狄公道:“倘若果属冤枉,作案的真凶必然忌恨你与苏文虎。正是他送的假手令,诱你上当。一箭双雕,除了你们两个,你不妨细想这人是谁。”

    孟国泰道:“忌恨苏镇副的人许多。他cao演峻严,苛虐部下,就是我也三分忌恨他。至于我自己,似无仇家,朋友倒有不少。”

    狄公也觉有理,又问:“事发的前一天晚上,你与乔泰、马荣分手回军寨后,都干了些什么?”

    孟国泰紧皱双眉,望牢顶苦思了片刻,答道:“那夜我喝得烂醉,回到辕门,守值的一个军校将我扶同营盘。那日因是寨里放假,故弟兄们都在饮酒作乐。我便乘兴与他们谈了那件遇见的好事,这事衙上的乔泰、马荣也知道。我们在海滨酒家时遇见两个慷慨大度的新罗商人,一个姓朴,一个姓尹。两下一见如故,十分投机,他们不仅为我们会了酒账,又说等他们京师办完事回来,还要专治一席,与我们三人深谈哩,哈哈。第二天,谁知筋酥骨软,cao演毕便觉头晕目眩,浑身困乏。急回营盘正欲睡觉,却见了苏镇副的那纸手令。”

    “你没细看那纸手令是真是假?”狄公问。

    “我的天!哪里辨得真假?那大红印章分明是真的。”

    “你在军械库等候了半日,终不见苏文虎上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