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1/3页)
第二十四章 奎克莱依一家还在这儿,住在他们那幢靠近大路的房子里。他们像是跟树木一起,从这周围的景物之中生长出来,而且是那种瘦弱的、落满尘土、不引人注意的本地树。周围有些人住在砖房子里,房顶铺了防水的瓦片,四周是水蜡树树篱。他们是因为遭了天灾才搬到这儿的,因此,很爱宣扬他们的道德观。他们说,在现在已经成为住宅区的地方,一到潮湿的傍晚,就从奎克莱依家那所摇摇欲坠的破院子里散发出家禽粪便的臭气,这实在是一种耻辱,一定要报告给镇管理委员会。可是一直也没谁去报告。他们之所以最终没有去告奎克莱依小姐,是因为她望着他们时脸上显得相当坦然。于是,那些人又钻回到他们那砖砌的“陵墓”里——这似乎是专门建来包容他们死气沉沉的生活的——去听早晨收音机里的广播节目。他们站在带花的地毯上,在墙壁饰面进射出来的光彩中,纳闷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和谐他们竟也无法做到。于是,他们变得像他们的蜀黍扫帚似地既恼怒而又绝望。 多尔·奎克莱依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皮肤变得更粗糙了,还生出些老年斑。她的关节也更大了,还有一直就生着的甲状腺癌。她的动作也迟缓了,那是因为这些年一直照管她养的火鸡而形成的习惯。那些火鸡神情阴郁,吹毛求疵般地绕着夏至草丛大踏步地转着,或者到山坡下面长着草丛的地方,总是神情阴郁地走着。多尔系着一条旧围裙,这是她用一条干净的口袋改的。她几乎总是把它系在身上,好引起火鸡对她的注意。其实这并不十分需要。可是她愿意。她愿意自己显得棕色与灰色相间,跟在这火鸡群后面大步走着。 火鸡灰色的翅膀总有什么地方受过伤正在恢复。它们瞅瞅瞅的叫声有生病的迹象,至少有点不舒服。这样便可以解释多尔·奎克莱依为什么这样喜欢这些家禽。这些火鸡是不懂什么同情的。一她难道不能冒雨出去,从自己的头上取下防雨的麻袋,技在别人的肩上吗?不过对于多尔来说可以表示自己心中怜悯的机会总不够多。人们可以漫不经心地接受别人的同情,就好像那是抽象的善举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并不想接受下来,把它作为别人感情的依托展示出来。倘若那样,就让人尴尬了。可不是,就连巴布·奎克莱依也经常因为jiejie的抚摸而生气。 不管怎么说,大伙儿都尊敬多尔,都从她那儿得到许多物质的东西,并且经常派她用场。就拿她家里的亲戚们说吧,经常在星期天坐着轿车来。就是她那几个肌rou发达个子老高的哥哥们、现在他们已经变得精瘦、干巴巴的。还有他们那几个长得跟他们一样细高、健壮的儿子。他们要嘛在她家横躺竖卧,要嘛搜寻他们喜欢的东西,工具呀,一块铁皮呀,或者养得很肥的小公鸡。多尔都不介意。还有哥哥们爱浮夸的妻子,以及她的侄儿们的老婆。她们喜欢往那儿一坐,把湿乎乎的尿布递给她,然后就大谈她们的工作和家务事情。有时候,她们停下话头,瞧瞧多尔,又赶快回转头去看她们自己的生活。那生活当然应该更有吸引力。她的侄儿媳妇们的肚子里似乎永远怀着孩子。而那些已经生下来的孩子们,在多尔的院子里四处乱跑,吵吵嚷嚷地找厕所,打碎东西。到了晚上,他们都钻进汽车,连头也不回一下,因为他们还要再来。倒是孩子们生活中那些总也不会改变的东西最值得赞美,也最为残酷。如果多尔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那是因为她奉献的太多了,留给自己的又太少了。这当然也合乎逻辑。上天赋予你美德,就是让你给予。 到这个时候,她已经只剩下那美德最为核心的东西了。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羞愧,或者害怕。因为这实在是太罕见了。有时候,她的弟弟巴布因为头脑简单,竟比别人更能分辨出这种尴尬或者赞扬的实质。他经常沿着走廊跑过去,直勾勾地望着她,就像一只什么动物,像一只被允许住在一幢房子里而不被加害的老鼠。当它在动物的智力所限定的范围之内,把这一切看作理所当然的时候,就会突然越过那个界限向外张望,在接近各种神秘的理解的边缘时,却又由于人的意识而重新闭合起来。于是,巴布——现在也已经是个老年人了——有时候就呲开淌着口水的鼠牙般的牙齿,露出一张发青的、有几分虚幻的脸,站在贮藏室的砖地上,站在jiejie身旁稍后一点。贮藏室一年四季都凉飓飓的。在蜡烛的光亮之下,他的一双眼睛瞅着牛奶或者面包。这些东西自身的形状从头到尾完好、动人。事实上,简直臻于完美。然后,巴布·奎克莱依像动物似地舒了一口气,越发细细地端详起他的jiejie,以求相互间的承认得到某种交流。 而她,挪一挪那个牛奶直晃的碗,或者摸一摸新烤的松软的面包。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当然比她那个动物似的弟弟向前多迈出几步。无限的爱和静谧借着烛光泼洒开来,将肌肤也融为寂静。要能这样,我就是死也放心了。多尔·奎克莱依心里想。 当然,她想错了。 巴布就在她的旁边。 于是她赶快后退几步,吸了一口凉气,说;“怎么了,巴布?这么小的一间屋子,你也要紧跟在我身后。这地方只能站下一个人。你要对着牛奶哈气吗?你该去捋捋鼻子。你是会自个儿捋鼻子的。” 对于多尔·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