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3页)
刮大风从菲宾斯家的房顶上刮下来的。他们总说要把它钉到房上,可是一直也没有动手。啊,天呀!她再也忍受不住了,哭泣起来。 他吆喝着马儿,举起鞭轻轻地抽打着马屁股。 “这么说,你是不愿意离开了,”他说,顺着车底板把手伸过去,碰了碰艾米。 “尤罗加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东西,”她说。“在这儿我挨过耳光,而且总是被催着干活儿。” 但她还是撸开了鼻子。她想起她曾经在一座木桥下面吃一块圆形硬糖。车轮从桥上的木板碾过,燕子从空中掠过。在那个日长人静的下午,它们那镰刀似的翅膀裁剪着阳光。她忘不了童年的时光。她的手绢里慢悠悠地飘出一股薄荷糖令人伤感的气味。 他只能静静地呆在她的身边。有一种悲哀是别人所无法分担的。但他知道她并不后悔。尽管他感觉得到她那为痛苦折磨着的身体正和大车的颠簸相抗争。这是一种必须经过一番痛苦才能克服的感情。于是,他又心满意足了。 这条路可真长,没多久就变成丛林里那种似乎永远走不到头的沙土路了。车轮吱吱嘎嘎,他们东倒西歪。马儿喷着有力的鼻息,鼻翼间发出皮革弹响的声音,粉红色的鼻孔挑战似地进发出一种力量。年轻人本想告诉他的妻子,这是到某某地方了,或者告诉她,离某某地方还有多少英里。但他不能,实在是太遥远了。 好了,一旦哭过之后如果需要,就可以这样坐一辈子,她心里这样说。 姑娘坐在那儿,一双眼睛盯着那条路。她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并不像丈夫有时候所担心的那样。因为她对现实生活一无所知,过去的生活又是一贫如洗。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必须这样忍受着,挺直腰板永无尽头地在车上坐着之外,她不知道还该做些什么。生活也许只不过是石头、烈日和大风所组成的一个历程。它的色彩像沙土一样单调。因为举行婚礼,她穿了那么多的衣服,又是在一个不熟悉也没特色的地方,她什么都可能相信。 可是有一次,他们经过一棵树桩,树桩上钉着一个罐头盒,盒子里面放着一块石头和一条死蜥蜴。 还有一次,车轮碾过褐色的泥水,飞溅起来的冰凉的水滴吸吮着她那热烘烘的皮肤。 那儿就是佛隆湾,他说。 她怀着一种郑重的感情,觉得她将记住丈夫告诉给她的这一切。 这以后,大车行驶得轻快一些了。风把马肩肿上的汗珠吹到他们的脸上。周围是一股湿皮子以及这一带丛林里面风从树木上揪扯下来的树叶的强烈的气味。在那铺展开来的景色之中,一切的一切都被卷到一起:树枝和树叶,男人和女人,马的鬃毛和缎带般的缰绳。但那首先是风的展现。风收回了它所给予的一切。 “这地方总是刮风吗?”她笑着问。 他的背动了动。这不是那种能够回答的问题。此外,他认识到也接受了这漫漫长路无限的威力。 但她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许永远也不会认识到。她已经开始恨这风,恨这遥远的距离,恨这漫漫的长路。因为这一切将使她本人的重要性趋于减小。 恰在这时,风纠缠住一根弯曲的树枝,把它刮断,扔向空间。那是一根黑黝黝的、曲里拐弯的于树枝。树皮划了一下姑娘的面颊,把马也吓了一跳。最后有气无力地跌落在他们走过的道路上。 “啊——”姑娘热辣辣地叫了一声,手摸着脸上的伤口,受的惊吓比受的伤还厉害。小伙子则绷紧浑身肌rou,使劲儿勒着马缰。 等他们都心平气静下来,小伙子望着妻子面颊上的伤痕。这是那个瘦小的姑娘的面颊。对于他,这张面孔在那个舞会之夜就开始变得熟悉起来了。这姑娘已经和他举行了婚礼,他为此感到欣慰。 噢,天哪!她不无感激地喘息着,感觉到他的身体是那样结实。 连他们的皮肤都充满了感激之情,而且有一种还不甚习惯的温存。 他们还没怎么亲吻过。 他望着她脸上的颧骨和心甘情愿地向他裸露着的颈上的锁骨。 她望着他的嘴。那相当丰满的、被风吹粗糙了的双后半张着,洁白的牙齿上粘着她面颊上那个小伤口的血。 两个人的心感觉到结合在一起来了。他们相互凝视着,分享着这第一个幸福的时刻。然后,静悄悄地重新坐好,赶着马车继续前进。 在这头一天里,再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搅动他们平静的心绪,中断那逶迤连绵的道路,已及无边无际的灌木丛。直到傍晚,他们的面色开始变得灰暗起来的时候,才来到小伙子开垦的那块林中空地。那是他居住的地方。 现在,他那近乎寒酸的家当完全展现在面前了。狗的吠叫声在清冷与寂静中回响。那声音听起来既有些放肆又有些绝望。 “就是这地方,”小伙子说。就好像必须赶快不动声色地把这桩事应付过去。 “哦,”她微笑着,感情又有所收敛。“这就是你盖的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