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人定胜天创奇迹 (第2/5页)
方率大批人而来,不由暗怔!” 说着,他不由浮出笑容。 不久,赵德又道:“锦衣中年人一直站在门前瞧在下剃发,白大人及另外三十几人一直站在他的身后。 在下越想越不对,便过去招呼,对方却含笑吩咐在下继续忙,他便跟入内坐在此椅瞧着在下。” 说着,赵德已指向左侧之空椅。 不久,赵德又道:“在下一剃妥头,那人便问在下姓名及工作情形,在下亦一一回答,那人甚为满意。 不久,那人问在下脸上之疤,在下答以杀辽匪所留之光荣标记,在下更撩衫现出身上之疤。” 说着,他已起身撩衫。 立见他的胸腹间有八个疤痕。 青衣中年人问道:“汝挨了九枪?” “不错!” “脸上这一枪挺险哩!” “是的!在下当时猛追匪头,险些划瞎右眼。” 说着,他放形抚着颊上之长疤。 他的那张脸不由洋溢笑容。 青衣中年人问道:“汝出关杀辽匪啦?” “不错!七年前,官府按户抽丁出关杀辽匪,在下乃是遗腹子,原可不必参加,却被族人设计参加。” “唔!有人勾结官方抽汝?” “是的!他们认为留在此地比较安全,那知却被河水冲走,可惜,先母亦因逃避不及而尸骨无存。” 说着,他不由双眼一红。 青衣中年人道:“据说辽匪人强马壮,官军如何灭匪?” 赵德摇头道:“那是尸骨血水堆起之功劳呀!十万名官军以及十二万名壮丁只有二十余人生还呀!” “够惨烈!灭多少辽匪?” “八万余人!” “汝杀匪头?” 赵德点头道:“是的!当时,他一枪刺入在下之腹,在下一刀砍断他的颈,他一死,在下也昏趴在尸上。” “当时一定挺惊险。” “是的!由于朝廷限期灭匪,元帅亲率在下等三万人组成敢死队拚杀二夜一日,始能杀匪。” “元帅一定立了大功?” “是的!元帅现在在皇宫内做大官,他来看过在下十次。” 青衣中年人点头道:“近二十万人只存二千人,够惨烈。” “是的!在下当时被刺伤六处,完全凭着一口气猛拼,在下至少砍死五百名辽匪。”说着,他不由哈哈一笑。 青衣中年人问道:“汝一定领不少赏?” 赵德抬起右手指道:“元帅把匪头手上之金戒送给在下,另送在下三百两白银及派人送在下返乡。” 青衣中年人一瞥金戒,便含笑道:“汝够光荣!” “是呀!” 青衣中年人问道:“汝把这一切告诉那位朝廷贵人啦?” “是的!他说朝廷亏待在下,白大人在三天之内,便把在下家族的所有产业全部过到在下的名下。” 青衣中年人点头道:“汝之族人皆已死?” “是的!” “除此之外,尚有何赏?” “另赏一些黄金。” “很好!汝何必如此辛苦呢?” 赵德道:“此乃先父遗下之手艺,何况,有很多人须靠在下夫妇之协助,在下也喜欢多和大家聚聚叙叙。” “难得!汝妻似非在地之人?” “是的!她来自辽北,在下之伤全靠她治愈。” “唔!她谙医术?” “是的!她们颜家代代行医,却只有她没被辽匪残杀,所以,她一直在军营中自愿诊治伤者。” 青衣中年人道:“汝人皆非凡人也!” “不敢当!尽已之力而已!” “汝二人似未有子女?” “是的!万般皆是命,强求不得也!” “汝之谈吐不凡,此工作太委屈汝矣!” “不敢当!在下自幼便入垫,先母督课甚严,先母欲在下改行,那知,在下仍然如此的不挣气。” “客气矣!行有余力则积善,上天必赐麟儿。” “谢谢大爷金口。” “尊夫人既谙医,该知未有后嗣之因吧!” “是的!内人昔年采蔘时遇上雪崩,她虽捡回一条命,却震伤腰脊,导致她迄今仍然无法怀喜。” 青衣中年人点头道:“找不到整椎大夫乎?” “是的!考倒开封群医矣!” “吾或可一试!” 赵德喜道:“谢谢大爷!” “先别谢,吾有一条件?” “请大爷吩咐!” “汝日后若有子,须择一子跟吾习武。” “习武?” “不错!值此乱世,宜习武自卫。” “这…在下须先与内人会商一番。” “吾自认所学不俗,却不愿传授不肖之徒,吾见汝二人忠厚积善,特欲利汝利吾,汝休多心。” “大爷误会矣!在下一直尊重内人。” 青衣人含笑道:“听某嘴,大富贵(惧内必富)也!” 赵德脸红道:“内人救回在下一条命,更以身相许以及助在下迄今,在下对内人可谓既敬又爱矣!” “很好!吾瞧瞧她吧!” “好!请大爷稍候!” 赵德立即入内。 青衣中年人便含笑望着壁上那幅题字。 不久,赵德率妻入内,颜春便裣衽行礼。 青衣中年人含笑道:“汝谙武?” 颜春点头道:“是的!大爷法眼鉴毫!” 青衣中年人含笑道:“汝听过青衫客祝青否?” “恕小女子久居关外,孤陋寡闻!” 青衫客含笑道:“无妨!吾助汝有喜,汝子日后习吾技,如何?”说着,他的双眼一瞬也不瞬的望向她。 颜春便先注视着他。 俗语说:‘眼为心之神’,她迅即感受到他的诚意。 于是,他问道:“此举无益于大爷吧?” 青衫客含笑道:“吾必须践履昔年誓言!” 一顿,他便又道:“吾昔年为复仇曾上终南山求艺,并且发誓把绝技传授忠良之后代,吾因此选择汝二人。” 颜春点头道:“恭敬不如从命!” “很好!吾先治汝疾吧!” “请!” 于是,三人进入一间房中。 颜春一脱靴,便上榻趴卧着。 青衫客朝她的右腕脉一搭指,左手已沿她的背脊向下轻按,不久,他已停在她的脊尾道:“此地吧?” “正是!”“若非汝之功力尚厚,早已瘫痪矣!” 于是,他吩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