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2/7页)
异常艰困,为保全实力起见,极不愿帮中高手有所伤亡。” 许飞掠道:“难道无极帮主就此罢手了不成?” 严晓星摇首答道:“琼姐不要太看轻了无极帮主,他是个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之武林枭雄,怎肯就此罢手,小弟料他重施故伎,迫使白眉叟就范。” 许飞琼道:“星弟何妨说清楚点。” 严晓星道:“五台高僧明月禅师等七人就是白眉老怪他们前车之鉴,白眉叟虽不足为惧,但蓝野民等人功力高不可测,均身怀奇学,得逞与否尚未可知。”忽见两条身影相偕走向镖局门内,不禁一怔,道:“她怎么也来了? 如何知这老怪物在一处?” 许飞琼凝眸望去,只见一貌美少女和一老妪并肩立在镖局之外,正与镖伙说话,认出少女正是杜翠云,老妪却是名列天外三凶的清风庵主,道:“原来是她,杜翠云定是有风庵主高足。” 严晓星摇首断然答道:“不是!”许飞琼道:“既然并非师徒,如何到得一处?” 严晓星道:“其中必有缘故,小弟欲去镖局内窥探,琼姐就留此静待无极帮举动。” 许飞琼嫣然一笑,道:“星弟未能忘情,自找烦恼,好,你早去早回,免愚姐苦候。” 严晓星俊脸一红,道:“小弟此心,有如天日。” 许飞琼笑道:“好啦!你快快去吧!” 严晓星身形疾闪,如飞而去。 且说杜翠云与严晓星分手后,率领手下在江都郊外一处辟一店歇息,孤灯一盏,不禁百感交集,只觉身世凄零,不由独卧枕上嘤嘤啜泣,对严晓星冷漠无情,颇多怨望。 蓦闻邻室中传来一苍老女声道:“姑娘何事伤心,可与我老婆子一叙么? 或能助你如愿?” 杜翠云不禁一怔,道:“小女子自感身世凄零,惊扰清睡,望乞见谅。” “夜长难寐,老婆子亦感孤寂,开门你我谈谈如何?”语声忽传至门外。 杜翠云倏地站起,略一沉忖,知门外必是一位武林高人自恃胆气武勇,立即拔闩开门。 一条身影疾落惊鸿般翩然闪入,昏暗灯光映对下现出一老妪,目光炯炯凝视着杜翠云。 杜翠云挑亮了油灯,盈盈一笑道:“老前辈请坐!” 那老妪毫不客气,大刺刺地坐了下来,道:“姑娘,老身也不瞒我,我就是名列天外三凶中的清风庵主。” 杜翠云不由面色微变,内心则不禁喜出望外,认定在她身上或能找出白眉老怪,故作惊哦了一声,道:“原来是清风老前辈,小女子不知不罪,但不知老前辈有何赐教?” 清风庵主目光灼灼道:“老身是来问姑娘何事啜泣。” 杜翠云凄然长叹一声,慢慢道出前情。 清风庵主听完后,道:“戴云山千福寺老身去迟了一步,只见尸体狼籍,血腥刺鼻,但阒无一人,听姑娘所说,显然是真的了。”随即一笑道:“老身与白眉叟同列天外三凶,虽性情各异,却利害则心如一,老身或能助姑娘如愿。” 杜翠云道:“真的么?老前辈请受小女子一拜。”眉梢泛出一片惊喜之色,身形盈拜了下去。 清风庵主身形疾闪开来,低喝道:“慢着!” 杜翠云不由一呆,道:“老前辈为何不愿受小女子一拜?” 清风庵主道:“老身从不作无谓的承诺,姑娘须拜在老身门下,老身方能应允。” 杜翠云凄然一笑道:“老前辈只要取得骊龙谷藏珍中武功秘芨及鲁阳戈后,小女子定然拜老前辈为师,目前还言之过早。” 清风庵主料不到杜翠云竟然严拒,面色异样难看,冰冷铁青。 杜翠云道:“老前辈认为小女子有大不敬之意么?须知天下英雄均所瞩目,艰险万分,莫说是老前辈,就是神木令传人,亦抱谨慎用心。” 青风庵主目中神光一闪,道:“姑娘说得对,此事日后再说吧。”身形一闪疾杳。 杜翠云关好房门后,复又躺下,前尘往前,纷至沓来,乃不成寐。 才合眼恍惚中,忽闻门外敲门,唤道:“姑娘醒了么?” 杜翠云睁眸起身,道:“吴森,你有何事禀报?”拔开木闩,让吴森进入。 走进一个身材魅梧,年约四旬大汉,面色沉重抱拳躬身道:“禀报姑娘,白眉老怪现落在江都的御史巷五凤镖局内。” 杜翠云柳眉一剔,道:“你等饱食后同往五凤镖局外一探。” 吴森道:“遵命!”转身离去。 突闻邻室传来清风庵主语声道:“姑娘!白眉老怪果真落在五凤镖局内么?” 杜翠云答道:“不错!” 清风庵主道:“你真欲前往五凤镖局内么?老怪非但武功极高,而且凶狠暴戾,姑娘此去无异自投虎口。” 杜翠云道:“多谢老前辈关注,有道言不入虎xue,焉得虎子,晚辈不惧老怪,但老怪邀来八位无名高人相助,俱身负奇才异能,武功已臻化境,晚辈深怀戒心。” 清风庵主惊道:“闻姑娘之言,更不宜涉险,老身意欲随姑娘一行,可减少甚多无谓风险。” 杜翠云略一沉吟,暗觉互为利用,有何不可,当即娇笑道:“能得老前辈相助,晚辈感恩不浅。” 清风庵主冷冷答道:“各有所需,互为相助,有何感恩!”语毕,人已在杜翠云房门外。、杜翠云道:“老前辈何妨请入稍坐,同进饮食再去如何?” 清风庵主微微一颔首走入。 杜翠云招一店小二,命送上饮食,两人一面进食,一面谈话。 清风庵主对白眉叟相助之八位无名高手垂询甚详。 杜翠云对八人也不清楚是何来历,就其所知扼要叙出。 清风庵主鼻中冷哼一声道:“这老怪平日所行事异常隐秘,老身多年来毫不知情,难怪我俩数十年来格格不入,面和心散。” 杜翠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