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太后_第九章千年恨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千年恨2 (第1/4页)

    第九章 千年恨2

    胡太后之前得知皇儿不让她再参政,倒也乐得心安耳静,自己在后宫享福。可时间长了,得知元翊这样胡闹,朝中无人敢说,国家大事岂能任他这样继续下去?她决定再和元翊面谈一次。

    乘元翊在太极殿早朝结束的时机,她从后宫步行到前殿,刚好在永巷门遇见了元翊。元翊草草问了一声安,便要走开。

    太后马上对他说:“请皇上留步,有一事正想与皇上说。”

    元翊不得以,只好站住,对太后说:“请太后先回宫去,朕有空便去看望。”

    太后对元翊说:“皇上要远jianian臣小人,亲贤臣,不能再以玩乐而贻误国家大事。”

    “谁是jianian臣。小人,谁能分辨出来?太后亲口举荐的源子邕不也兵败误国了吗?”元翊听太后所言,立即回应了这么一句话。

    胡太后听后一时语塞,好半天才说:“皇上怎么能这样说话?”

    元翊说:“还是请太后回后宫吧,朝庭的事您老人家就不要管了。”

    太后也生气的问:“难道孝昌的年号也要改了吗?”

    元翊没好气地说:“早晚必改。”

    太后听了这些话,心中十分伤心,她叹息着回后宫,自己躺在炕上落泪。过了一会,她又想,当今天下是我皇儿的天下,当今皇上是我自己的亲生骨rou。有了这些,对任何人来讲都足够了,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总是不放心什么呢?再说皇儿并非是那种一点朝政不问的皇上,他还是个小孩子,这时不让他玩,还能等他老了的时候才让他玩吗?这么一想,她也就心安了许多。

    也是凑巧,这天早晨,郑俨进宫较早。他本想先到后宫转一圈,半路上却见太后往前面来,便向皇太后行礼问安之后,一直跟在太后身边往前宫走。所以当太后和皇上说话的时候,虽然他站得较远,可也把这番争嘴的话全都听在耳中。两个陛下说完话,他拜讫皇上,又送太后回到后宫,便去找徐纥。

    徐纥也正在找他,两人在西堂门前见面,一说原委,都是关于太后与皇上的事。徐纥是听到谷士恢和密多道人的传言,想让郑俨转告太后。

    郑俨对徐纥说:“今天皇上与太后翻了脸,看来皇上不会再容太后临朝,很快就会有行动。”

    徐纥说:“以我看,当务之急必先除掉jianian贼。谷士恢和密多道人不除,太后便没有清白,太后没有清白,皇上就不能容太后,国家也就无安宁之日,更无你我立足之地。”

    郑俨束手无策地说:“太后为人以慈善为本,多次明谕朝臣不得枉自滥杀。我们都受太后恩赐,怎能违背太后意愿?”

    徐纥说:“对于此事,你我全无能力,还得找那些手握重权的大臣们。”

    刚好这时元略和元雍两人并肩而来,郑俨和徐纥忙上前向二位大人打躬。问好,然后便把二人请到内室,向他们说了皇上和太后的情况。元略连连叹气,低着头不说话。

    元雍摇头说:“我已经历三朝天子,从未见过今天这个样子。”

    元略说:“天下至尊当为天子,然而皇上时常出尔反尔,不顾国家大事。大敌当前,乃用人之时,太后辅政是权益之计,也是朝庭之幸。而皇上对良臣忠言逆耳不听,是想让皇家天下怎么样呢?”

    郑俨说:“皇上肯定不容太后,而皇上身边小人惑主,今后再无太后主持,国将不国,臣将不臣,必致魏朝天下大乱。”

    徐纥接过话头说:“虽然事情不至于如郑大人所言那样骇人听闻,但为国家和朝庭着想,从眼下时局看,须保太后不倒。如果要想保住自己眼前富贵,而不顾朝庭和国家命运,就随皇上把太后逼出宫去。看来,到了我等抉择的时候了。”

    虽然众人忧心忡忡,但谁也拿不出主意来,最后还是默默散去,回到家中自己叹息去了。

    ******

    公元528年是北魏孝昌3年,正月初七,潘嫔生了个女孩。在潘嫔生产时,谷士恢为了封锁皇宫的消息,以便自己掌握宫廷命运,命卫士将潘嫔住的殿宇围了起来。他假传圣旨说,皇上要亲自保护潘嫔所生的皇子安全,就连皇后胡氏,也就是胡太后的亲侄女。那个进宫不久便被放在一边受到冷遇的皇后也不准探视,其他人更是不准靠近。

    谷士恢对魏主元翊说:“为了让皇太后和天下人心安,也让皇后死心守身,更主要的是为了皇上地位稳定;不能对外透露潘嫔所生是女孩,只报生男;然后再以生太子为由重改年号,独立亲政,使皇上能够自主地伸展身手,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

    元翊说:“年号必改,不能总让太后以此来挟制朕。你看年号应如何改法?”

    谷士恢说:“我是武人,不懂那些文绉绉的事,请皇上问密多道人吧。”

    皇上看了一眼那个北方来的道人,密多道人忙施礼上前说:“以贫道之见,自古以来都是强兵建国。武力增威。然后才能国泰民安,国号可否从这方面考虑。”

    元翊突然灵感降临,断然地说:“对,没有武力,难得安泰,年号就叫武泰。”

    谷士恢和站在一旁的密多道人连说:“妙,妙,妙!”

    接着,谷士恢又说:“皇上圣明,皇上必将武功震天下。”

    于是皇上密令:“保守消息,只说是生皇子。如有走漏风声者,灭其全族。”

    同时把侍候潘嫔的全体侍女和接生人员等,一概控制在宫中一个殿内,不准他们随意行动。

    崇训宫中,胡太后听说潘嫔生了皇子,急急忙忙来到西宫要见自己的皇孙。元翊站在殿门前拦住她说:“产房污秽之气甚重,恐冲着太后玉体,请不要进去了。”

    太后说:“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怕的?看看皇孙也可了去我的心愿。”

    元翊说:“正值寒冬季节,小儿体弱,不经风寒,就免了吧。”

    胡太后只好站在门前,一再地嘱咐殿中宫女和侍候的人役务须小心照看皇子和潘嫔。她在殿前伸着脖子往里面看了好半天,才心有遗憾地回崇训宫去了。

    元翊送走太后,立即召来谷士恢和密多道人,安排他们召集有关官员进宫听旨。然后当着众官员的面,下一道诏令:“皇子降生,天下大赦,嘉奖百官,免掉盐池税赋,大庆五日。为庆祝大喜,从今年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