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1/4页)
第十一章 那是知识青年们到达韩家寨后没几天的一个晚上。 山头上压着层层黑云,峡谷里吹着凛冽的寒风,地面上稀渣渣的,脚踩上去,滑溜溜滑溜溜的,不小心就要摔一跤。初春返暖之后,樱花、李花都开过了,泡过的谷种撒进了秧田,已经冒出了娇嫩娇嫩的芽子,谁会想到,阴历三月初头上,还会出现倒春寒,飘一夜的雪花。 凌花没全化尽,出土的娇嫩的秧芽子,全部被倒春寒冻死了。 德光大伯趁着春寒之夜,一个人,摸黑拄着拐杖出了寨子,来到了秧田边。看到好几亩刚出土的秧苗全冻死在苗床上,贴着冰冷稀湿的水田里,有的露了根,有的被缩成一截线,德光大伯颤巍巍地蹲下身子,忍不住伸出手去摸着冰冷的春寒秧田。 要知道,这些秧苗一死,等倒春寒过去,再泡谷种,撒秧,又要晚半个节气了。秧苗晚了节气,栽插势必延缓,成熟就更要拖迟。本来年年怕秋寒早降的高寒山区,眼看又要遭一个大歉收年了,怎不叫人心急如焚啊! 想到这儿,德光大伯心痛欲裂,几年来的经历,峡谷那儿吹来的寒风,眼前的死秧,全在他身前摇晃起来。他浑身一阵发抖,血脉急涌,头重脚轻,一屁股坐倒在湿潮潮的田埂上。 “哎呀!”身后传来一声惊叫,随后,一个年轻人飞步跑来,伸出双手,使劲地扶起了德光大伯。 风吹散了空中的黑云,一弯下弦月亮悬在半空当中,撒下清冷的光辉。 德光大伯睁开双眼,眨了又眨,看清了,眼前站着的是一个消瘦的年轻人。脸是陌生的,衣着也和韩家寨的农村青年不同,他穿一身蓝卡其布服装,显得清秀而又文弱,德光大伯立刻明白了:这是个新来的上海知识青年。 “老大爷,你家住哪儿,我送你回去。”青年人诚恳地对他说:“外面冷啊。” 德光大伯心里暗暗思忖,这个远方来的年轻人,并不把我看成是坏人哩,他唤我“老大爷”尽管这样的称呼,还是有史以来头一次,德光大伯心里却是很欣慰。他第一眼看到这青年,就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便转过了身子,让青年扶着他,走回自己家里去。 德光大伯的家,是韩家寨上唯一的泥墙茅屋,最好认,姚银章介绍情况时,也讲过。可这个青年,并没嫌弃他,顺着寨路,把他送进了屋里头。 点上油灯,青年人转身欲走,德光大伯招手叫住了他:“你,坐坐。” 青年顺从地在板凳上坐下,一双深邃的目光打量着这间简陋到极点的屋子。 “你是新来的上海知青?” 青年默默地点点头。 “贵姓?” “我叫程旭。” “哦,小程,”解放后一直在担任干部的德光大伯,习惯地这么称呼程旭,他微露出笑容,问:“这么冷的春夜,你不睡,到寨外来干啥?” “我?”程旭不是不知道对方是个“专政对象”他听过姚银章的介绍,也远远地看见过这个老农几次,要是白天在寨路上,他还不敢同这个老农民讲话呢。但眼见人家跌倒了,能不去扶他吗?再说,他不是地富反坏,是靠了边的干部。程旭内心深处自然联想到自己的爸爸。他对跌倒了自己爬不起来的老农民有一股同情感。初初和他一见面,他就觉得韩德光不是像姚银章说得那么可怕,倒是怪可怜,怪有感情的。你看他,我还没问他为啥半夜出来呢,他倒先问起我来了。程旭照实说:“我、我在想…” “想什么?” “想上海,想家…” “噢,那是免不了的。”德光大伯笑微微地说:“几千里路,头一次离开家,到山寨来单独生活。吃、喝、住、行都和大城市不一样嘛!待过些天,和社员们搞熟了,你就会习惯了。” 像一股涓涓细流,流进程旭的心田,这些通情达理而又豁达的话,叫程旭感到非常温暖。老农的话,不像姚银章说的那些大道理一样生硬,对当时又孤独又不习惯的程旭来说,这是很大的安慰了。 他睁大双眼,凝望着这个满身补丁,身边无儿无女,家里穷得叮当响的老农民,忍不住问: “那你,年纪那么大了,深更半夜,还跑到寨外田边去干啥呢?” 已经整整有三年,没人和德光大伯谈起生产,没有人这么关切地问过他了。这个小程,尽管是出于好奇,提出了问题,还是勾起了他的话题: “我是为冻死的秧苗焦心哪!这几亩秧苗一死,节气就给误了,秋后只有到田头去割茅草喂牛啰!唉,这一年,又是大歉收;明年又要伸手向国家要粮啦,唉——” “啊!‘阶级敌人’‘专政对象’这样为集体的事业焦心!”在程旭的心灵上,二者之间怎么也画不上等号。他怔怔地望着这个老农,疑惑地问: “这是什么道理呢?” “啥道理,没良种呗!”德光大伯一语中的地说:“我们这一带山区…” 于是,他便情不自禁地讲起了高寒山区的条件限制,由于没水稻良种,自古以来低产歉收的情况。德光大伯的声音低沉,语气诚恳,一字一句,动情地娓娓道来。程旭听得瞪大了双眼,忘记了这是深夜,坐在一个“专政对象”的屋里了。德光大伯的话,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在程旭的思想中,农村这个概念,总是同报纸上报道的先进典型,同书本上学到的课文,同画报上登的照片一样,不是鸟语花香,便是流水潺潺,河网密布,丰衣足食。电线杆一根接一根,劳动中笑声欢语,山歌不绝。没想到,这个老农民第一次用真挚朴实的语言,给他讲起了韩家寨的实际情况和关键问题。听完了,他望着满脸愁云密布、唉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