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起伏不定 (第4/5页)
泰的店门前一放,双目却向对面的宁宣瞧。 一名验货的店伙恶狠狠地走近,喝道:“看什么?混帐!” 挑夫转过头,陪笑道:“没看什么,大爷。” “哪儿来的?”店伙问。 “泾县来的,大爷。” “挑到前面去,等你们泾县的货到齐再验货。” “可是…我要赶回去…” “混帐!回去是你的事。” “要等多久?” “你等着好了。” “现在不收。” “是的,现在不收。” “可是…” “少废话,挑到前面去。” 挑夫眼一翻,埋怨道:“不收就不收,我…” “住口!你想怎样?不卖就挑回去。” 挑夫转头向宁宣瞧,说:“挑回去就挑回去,不收就不收,对面宁宣开了门,他们会收的。”说完,挑起了布担。 店伙一把抓住扁担,喝道:“贼王八!你想死?” 挑夫进退不得,大叫道:“放手!你怎么啦?你说不收,我有货还怕没人要不成?既然不收,又不让人走,你们是强盗么?” 挑夫的嗓门大,立即引起全街人的注意。有位汉子在一旁解劝道:“任老大,你就忍一忍吧,何苦?” “我要走。”任老大气虎虎地说。 另一店伙冷笑一声,向同伴说:“让他走,看他能走多远。” 抓住扁担的店伙闻声放手,冷笑道:“你走吧,你将后悔一辈子。” 任老大不加理睬,挑起布箩筐向宁宣走去,在店门高叫道:“掌柜的,要进货么?” 李二爷抢出门,向发呆的店伙叫:“你们聋了不成?接货呀!” 店伙们做梦也没料到居然有人送货上门。显得张惶失措。李二爷含笑向任老大笑道: “挑进来,里面坐。” “你们收货?”任老大问。 “每匹十二两银子,有多少要多少。” “不错,送到江边染房,不扣运费,现钱交易。” “我卖了。”任老大欣然地叫。 对面,店伙拦住先前劝解的汉子,沉声问:“老兄,你认识那姓任的?” 汉子显得有点慌张,说:“他…他是泾县龙王桥的山户任老大,在泾县算得是巧手织匠,一家六口,有五口会织布。” “好,你走吧。” 近午时分,任老大挑了布箩筐,里面盛了些日用品,兴高采烈出了大南门,走上了至泾县的小径。至泾县山路一百里,近午时分启程,当天哪能赶到?想必在中途另有逗留。 他后面,紧跟着两个青衣人。这两位仁兄,已跟了好半天,自从他离开了宁宣,便受到神秘人物的跟踪。他似无所觉,在街上转来转去,买了些日用品,也买了十余枚布梭。 离城六七里,已是午正时分,脚程相当快。这一带已是山区,举目不见村,前后不见人。他轻快地赶路,口中唱着山歌:“银河潺潺往东流,天涯何处觅归舟?千山万水愁不载,耿耿星河无尽头。” 唱着唱着,进入山坡下的一座险恶松林。 前面人影疾闪,抢出两个黑衣跨刀大汉,拦住去路大喝道:“站住!放下担子。” 任老大吃了一惊,依言放下担子叫:“怎么啦?你们是…” “少废话!” “你们…” “咱们是劫路的。” “老天!府城近旁,竟有劫路的…” “闭上你的臭嘴!再说就宰了你。” 任老大打一冷战,抖索着说:“老爷…好汉!行行好,小的…” “把银子掏出来!” “这…好汉爷,小的一家六口,要靠小的养家,我这点银子,是一家六口一年的…” “住口!掏出来。” “好汉爷…” “你要命还是要银子?”一名大汉拔刀出鞘怒吼。任老大惊软在地,手忙脚乱在怀中掏,掏出了十锭银子,丢在地上哀叫道:“好汉爷,放了小的,神灵保佑你长命百岁…” 刀光一闪,大汉虚晃一刀,任老大大叫一声,惊倒在地狂叫:“饶命!大王爷,好汉爷饶命…” 来路奔来两个盯梢的人,快得像阵风,抢入林大叫:“要活的,带回去交官示众。” 任老大一蹦而起,大骂道:“你们这些丧尽天良的畜生!皇天在上,菩萨不饶你们…” 刀光又闪,他撒腿便跑。 “哈哈!你居然想跑,先卸你的狗腿!看刀。” 一刀挥下,任老大的后腿恰好前移,一刀落空。大汉一怔,赶上叫:“你倒快,砍掉你的手再说。” 刀向下疾落,落向任老大的右肩。 怪事发生了,任老大肩一沉,刀擦臂外侧而下。同一瞬间,任老大倏然转身,左手一挥,不偏不倚劈在大汉的左耳门上。 “砰!”大汉飞跌八尺外,立即失去知觉。 “咦!”另三人吃惊地叫。 任老大双手抬起单刀,高高地举起,刀在抖手在颤,摆出的架式委实惹人发笑,大叫道:“我给你们拼了,给你们拼了!” 三大汉同时疾冲而上,一个叫:“抓住他,剥他的皮。” 冲进至丈内,任老大脸一沉,手不再颤,刀不再抖,单手运刀徐徐前指,冲三人冷冷一笑,虎目中神光似电,令人不敢逼视。 冲得最快的大汉突然止步,打一冷战,骇然叫:“天!他的眼神好冷,好厉,好毒。” “但没有你们的心肠冷厉毒。”任老大阴森森地说,然后点手叫:“时辰到了,你们上吧。” “你…你是…” “我是报应神。” “你…你不是任老大?” “任老大就是报应神。” “你…”“快来纳命。” 另一名大汉掏出一枚透风镖,叫道:“朋友,亮万,咱们谈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