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_第三十一章浴血牛庄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浴血牛庄城 (第2/3页)

那个鬼子军官咕噜了一句什么,鬼子兵一起射击,谭桂林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激烈的巷战杀得天昏地暗,东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敌我双方阵亡官兵的尸体和被日军大炮炸死的无辜百姓。城里的民房坍塌无数,断垣残壁上弹痕累累,城南、城东许多地方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日军的炮火几乎弹弹都可以击中街里的一座建筑。

    李九杲先前派出的侦察兵,在远征军前锋到达后不久就带回了当前战场的情报。前面离他们不远的那个村庄叫狼岩寨,看起来好像是日军的一个临时兵站(负责储备、补给和转运弹药物资,治疗伤病员的后勤机构),然而警戒部队似乎还不足一百人。日军的炮兵阵地设在距狼岩寨四、五里外的一个小树林旁,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警戒部队比兵站还要少。

    听着侦察兵的报告,李九杲陷入了沉思:兵站和炮兵阵地都是防御能力很差,但却极为重要的部门,为何日军的守卫部队如此之少?如果能把日军的兵站端了,缺少了补给的日军将会不战自溃,牛庄的围自然也就解了。另外,日军的大炮也必须尽快除掉,这些家伙对我军的威胁太大了,青苔峪一战义勇军的大部分伤亡都是它造成的。想到这里,李九杲不由得有些头皮发麻,青苔峪之战中日军凶猛的炮火和一营的伤亡,让他现在还有些心有余悸,也让他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现代战争不是光凭一时之勇就能取得胜利的。

    听着一阵紧似一阵的枪炮声,看着牛庄方向不时升起的一道道烟柱和炮弹爆炸的火光,虽然尚心存疑虑,但李九杲还是很快做出了决定。先派人向后边的冯华报告有关情况,然后向侦察员核实了几个问题后,他果断下达了命令:“牛庄的战事已经到了紧要关头,鉴于当前日军的临时兵站和炮兵阵地防卫力量比较薄弱,我营将兵分两路对鬼子进行袭击。其中,四连长康家森负责解决炮兵阵地,五、六连则由我亲自带领直插村内兵站,攻击时间以四连为准,两地战斗同时打响。”

    最后,李九杲又向各连指挥员强调:“这两处地方距离日军的前沿阵地并不太远,日军随时都可能回援。因此这一仗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务求在一线日军赶回来之前,消灭敌人解决战斗!如果遇到阻力也不要过多纠缠,一定要在日军主力到达之前撤出战斗…”

    其实,日军在狼岩寨本来驻有一个大队的步兵,分别守护兵站和炮兵阵地。可是由于在进攻东城和南城的战斗中,日军有几次眼看就占据了城墙,却又被清军的增援部队给夺了回去。指挥官大岛义昌少将认为只要再增强一些攻击力,加大一点儿压力,完全可以突破清军的城防。因此,在参加会战的第五师团还未到达的情况下,他孤注一掷把预备队全部投入到最新的一次攻击中。他还命令留守狼岩寨的大队,抽出两个中队迅速进入新的预备队位置。兵站只留下两个小队守卫,而守护炮兵阵地的日军更是只剩下了一个小队。

    当参谋官提醒他狼岩寨兵站和炮兵阵地的防守兵力过于单薄时,他却很自信地认为,大日本皇军发动辽河平原战役,就是要一举粉碎支那军在关东的最后抵抗。现在我几路大军全线进攻,各地的支那军已经疲于应付,根本不会有多余的兵力增援牛庄,也更没有胆量主动寻找我军作战。况且战役开始前我军的谍报人员已经查清,牛庄地区除了魏光焘和李光久共计11个营五千多人的湘军外,再无别的部队。

    他狂傲的对着手下的将领官兵说道:“没有第五师团的配合,我们也有能力把面前的敌人消灭在牛庄,第九混成旅团将会再次成为大日本帝国的骄傲!”

    本来按照历史,大岛义昌的分析并不算错。即使兵力不很充足,日军凭着士兵的训练有素和火力上的优势,他确有能力攻下牛庄。可是由于突然多出了一支他还不了解的义勇军,他不但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义勇军先是在青苔峪歼灭了佐藤联队主力,迟滞了日军第五师团的进军速度,破坏了日军会攻鞍山、牛庄的计划;然后又在顺利击溃青冈敬公联队后迅速驰援牛庄。虽然清军的战斗力差,但守卫牛庄的清将魏光焘、李光久不同于贪生怕死的叶志超、卫汝贵之流,是坚决主张抵抗日军侵略的。牛庄前线双方军力的彼消我长,致使历史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大岛义昌也为自己的轻率决定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日军的炮兵阵地设在一片小树林前,它与其前沿阵地的距离并不太远,甚至可以说是在步枪的射程之内,这给偷袭和快速解决战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大概是日军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牛庄方向的缘故,在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