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_第十三章品茗论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品茗论风云 (第1/3页)

    第十三章 品茗论风云

    第二天午饭过后,贺国光、张立三以及镇上的一些士绅陪着冯华、邢亮和李九杲他们在客厅品茶闲聊。宾主双方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之后一下子熟络了许多,气氛显得异常融洽、热烈。

    昨晚的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不但让贺国光对自己的决断感到甚为满意,也让一干乡绅们对义勇军有了新的评价。说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贺国光与冯华在说话,间或邢亮、李九杲和张立三也插上几句,其余的人大都充当了陪客。这倒不是贺国光、冯华有意冷落众人,只是他们说的话题这些人几乎一无所知,根本就插不上嘴。

    正当几个人聊得高兴之际,黄德贵和郑偃武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他们报告说,在清查俘虏时,发现了一名东洋人。说着,黄德贵把从日本人身上搜出的一张地图交到冯华手中。冯华仔细地查看了一下,发现这是一幅手工绘制的吉林地区山川形势图。看了一眼邢亮,冯华把地图递给他,然后问黄德贵道:“那个日本人呢?”

    黄德贵低声地回答:“看守的战士一时疏忽,那个东洋鬼子自杀了。”

    “死了吗?”

    “死了!都是我太疏忽大意了。”黄德贵自责的说道。

    冯华与邢亮交换了一下眼色,眉头都不约而同的皱了起来。

    贺国光不明白只不过是死了一个小鬼子,冯华和邢亮的表情为什么会如此凝重?连忙问道:“这个东洋人难道还有什么背景不成?”

    邢亮听到这儿,把地图拿给贺国光:“五爷请看。”

    贺国光看了一会儿后,惊讶地说道:“这图上画的好像是咱们这疙瘩嘛!”

    “就是啊!这张地图绘制得相当详细,不但吉林周边的山川河流道路一应俱全,就连龙口街四乡二十八屯都标在上面,看来小鬼子的野心不小啊!”邢亮回答。

    邢亮的话就有如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引起了在座众人的纷纷议论。甚至有几个性急的,不管是看得懂还是看不懂,呼啦一下子围了过去。

    日本谍报人员的突然出现,把冯华的思绪一下子就拉到了烽火连天的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场:按照时间推算,甲午战争应该已经爆发。时下,怕是汉城以南已经完全被日军占领,日军正在向平壤挺进。想到这里,他突然抬起头:“五爷,您是否听说过咱们大清和日本人在朝鲜开战的消息?”

    “咳!咱们这地方偏僻,消息相对闭塞。还是前两天,有从盛京过来的客商提起过,只是那时正忙着对付小飞龙,我也没顾得上详细了解。”贺国光听冯华问起这件事,心里隐隐约约地有些明白了,难不成这件事与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有关。

    听到冯华与贺国光的对话,那些士绅们也停止了议论,都想仔细听听这个“神奇”的年轻人有什么高论。经过这三十多个小时的接触,义勇军的军纪严明、英勇善战以及冯华等人的谈吐气度、果断干练,已经让这些本来对义勇军不以为然的士绅们刮目相看。他们尤其觉得这个叫“冯华”的年轻人不但见识不凡,而且分外的神秘。

    冯华先是喝了一口茶,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娓娓而谈:“六月二十三日(公历7月25日),日舰击沉我‘高升’号运兵船,船上一千多名官兵大部壮烈牺牲。同一天,日本陆军偷袭我牙山驻军,日本不宣而战。六月二十七,我军败走牙山成欢驿,北撤平壤。七月初一(公历8月1日)咱们大清正式向倭人宣战。这些情况,五爷都已经知道了吧?”

    贺国光点点头:“这些事情那个客商都说了,而且他带来的那份儿《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中也提到了一些。倭人卑鄙无耻、肆意挑衅,实在是可恨之极!”

    看到在座众人也对贺国光的话表示赞同,冯华补充道:“其实,日寇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可谓由来已久,早在日本明治维新刚开始,它就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我国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我国东北;第四步征服全中国。二十年前,它在美国的援助下,派兵三千多人侵入我国台湾,几年后吞并了琉球国,还强迫朝鲜订立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这些年它更是积极扩军备战,几年前就已经建立起了一支拥有6万名常备军和23万预备军的新式陆军。去年,日本成立了战时大本营,加紧了侵华战争的准备,其参谋本部不断派遣间谍…”看到贺国光等人有些不明白,他解释说:“就是探子,到朝鲜和我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地形图。日本亡我之心昭然若揭啊!”贺国光不同于一般的乡里人,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外国列强觊觎中华大好河山是有一些认识的。只是他不明白冯华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军国机密大事?佩服之余,他对冯华的好奇愈发强烈起来。

    对那些士绅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