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停产整顿 (第2/3页)
各种各样的物件,酸菜缸、鞋柜、废瓶烂罐,像个杂货铺,更像个旧物市场,一走过总会担心碰到什么“定时炸弹”引发出一连串的叮当响声。 只有苏小糖的门口素素净净,不只是门口,两室一厅的内部也很简单,装修的样式是十年前的,屋内的设备也是旧有的。唯有淡粉色的床单、玫瑰红色的笔记本电脑昭示着,这个房子现在的主人是个女孩子。 尽管这样,苏小糖的自我感觉仍然不错。要知道,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在北京也只有一套八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而且据说这片小区已经纳入了清凌市棚户区改造范围,社长崔明打算再为苏小糖找一处更好的住所。 金贝贝突然出现在苏小糖的寓所。她一进门就环顾起装饰简单的房间,说:“小糖,你也太亏待自己了。估计你这房间在驻地记者中能排第一,不过…得是倒着数的。” 苏小糖被金贝贝的话给逗乐了,说:“贝贝姐,您说话真风趣。这房子是报社提供的,我也懒得打理,干干净净住着舒服就行了。” 金贝贝说:“什么叫舒服?”她的屁股在床上狠劲地颠了颠“瞧这床,估计得有个五六年的历史了吧?硬邦邦的。这套沙发,一看就是便宜货,明儿都换了。咱别说什么国际品牌,清凌这儿也没有多少国际品牌,全友、喜梦宝之类的国内品牌总有吧?还有,小糖,你在清凌来来回回地跑,得有台车,采访办事都方便。” 苏小糖说:“您说的我也喜欢,可报社没提供,我自己又没那个资本,想得越多,失落越多。” 金贝贝说:“为什么不敢想?敢想才能敢做,敢做才能实现。再说了,什么叫资本?你的记者证就是你的资本。你得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当官用权提高,做生意用利润提高,当妓女的…呸!我们当记者的就得用手中的笔、照相机和摄像机提高。” 苏小糖略带讥讽地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记者证有这么大的作用。” 金贝贝说:“你还是当记者的时间短,时间长了就明白了。就说你现在的采访选题——环境污染问题,你要是去采访,肯定能写出轰动性的新闻,肯定能受到领导的表扬,估计还能得点儿奖金。可你想过没,各家媒体的驻地记者为什么不采访、不调查、不写这方面的稿子?你以为人家都没看出来这个问题,还是以为人家写不好这样的选题?错!大错而且特错!不说别人,就说我,我一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准确点是两年前就注意了,可我不能也不会为了那点鸡毛蒜皮的利益去得罪清凌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要不我还怎么在清凌混?换个角度说,要是你跟污染企业谈谈环境问题,再跟主管部门商量商量,那能得到多少好处?哪边多哪边少,哪头轻哪头沉,这账你算过没?” 苏小糖牵动了一下嘴角,说:“看不出来,贝贝姐研究得真明白、真透彻!” 金贝贝说:“明白啥?我也是吃亏多了才想明白的。有权不使过期无效这句话,对记者同样适用。” 苏小糖看了看手机,说:“贝贝姐,我还有点事儿,得出去一下,要不改天我们再聊?” 金贝贝说:“那我就先走了。”推开门,又转回头叮嘱苏小糖“你把我说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你不是朱丽的同学,这话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咱们都是外地人,又都是记者,在清凌算是最亲近的人了。你信姐的话,环境污染的选题,你先放放。有些事,你初来乍到,不好意思张口,抹不开脸面伸手,姐替你办就是了。回头咱就把这床、沙发,还有别的东西都换了。本来待在清凌这个小城市就够憋屈了,咱们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楼梯间传来金贝贝高跟鞋的咔咔声,苏小糖有点反胃的感觉。 攘外不易,安内亦难。 火灾事件之后,利华纸业被责令停产整顿。到了这时,江源仍旧是踪影不现,稳如泰山。 田敬儒已经火冒三丈了,偏又连续接到群众的举报电话:利华纸业仍在继续生产。 对田敬儒来说,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他脸色铁青地靠在办公椅上,双目微闭。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身上,他却没有感到一丝的暖意,只觉得一根根刺扎进了大脑,这里疼一下,那里痛一下,让人不得安宁,而这所有的疼痛似乎都是利华纸业引起的。 利华造成污染事故,市委、市政府背黑锅;利华引发火灾,市委书记、市长扑进火场;利华造成负面影响,市领导八方调解,四处讨好。责令其停产整顿,居然成了一纸空文!难怪人们传言,依仗着其是清凌利税最高的企业,依仗着安置了千余名职工,江源成了清凌市里横行的螃蟹,不但横行,还要吐着沫地招摇过市。江源真把市委、市政府当做利华纸业的管家、负面事件的遮羞布了? 以前提起污染问题,江源总像是受了一肚子的委屈,口口声声,信誓旦旦,总说企业如何从源头抓好治理,如何投入重金更新设备,如何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每次去视察,看到的景象果然也如江源所说,一派井然有序的场景,污水处理设备轰轰作响。可清凌江的污染状况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引来了群众刺耳的谩骂。 利华纸业仍在继续生产的举报是真是假?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