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大理王 (第4/6页)
望,脸色大变,以枪尖戳住宫墙砖缝,一跃而起,硕大身躯将宋别和古斯琦挡得严严实实。只见他空中喷出一口鲜血,背后已中数十箭。 “阿砮!”古斯琦大叫一声。 那随从将古斯琦与宋别掩在胸前,三人一同翻过宫墙,滚落在王宫外的乱草中。 古斯琦上前察看那随从伤势,却见他倒于地上向宋别艰难点头,指了指古斯琦,将手中长枪奋力抛向宋别。 宋别茫然将肃海神枪接在手中,心中陡地一跳:二十余载,弃而不失,失而复得,难道枪尖之上果有神灵纠缠? 他仰面苦笑,这天上诸位祖宗为何就是不肯放过自己这个逆子? “走!” 他拉住古斯琦,摆脱所有纷扰似的,向澜月园深处疾步奔逃。 四更时分,大理王宫四角钟楼丧钟齐鸣,自大理城中心,层层向外,隆隆钟声交相呼应,一如狂飙的冤魂厉鬼冲撞着叠叠墙垒,整个大理城震得几欲骨碎筋折。 大理太子段秉蓦地从铺着象牙席的雕花大床上坐起身来,至此时深夜他也未曾有过丝毫睡意,钟声更使他精神抖擞,他冲外高呼道:“王桂!王桂!” “太子爷……”王桂还有些睡眼惺忪,跌跌撞撞跑进来道“什么吩咐?” “你听见了没有?”段秉摸索地上的鞋子,问道“什么动静?” “啊……”王桂这才魂魄还窍,变了颜色,道“太子爷,听上去是城中钟声都响了。” “都响了?”段秉明知故问,趿着鞋奔到雨后清爽的夜风里,仰头越过围墙屋脊,向王宫方向望去“这不对,象是王宫里的丧钟。快取我的衣裳来。” “太子爷,想必是弄错了吧?这一阵没听说宫里哪位主子……” “混账!”段秉道“除了国王、太后驾崩,绝不许轻动丧钟,这都不知道么?” “万万不会啊。”王桂捧来段秉的朝服,服侍段秉更衣,一面疑惑道“王上昨天还不好好的,太子爷见过的呀。” 段秉道:“无论如何都是起了变故,王宫前候旨总是不错。” 这时旁边寝殿的太子妃景优也披了衣裳出来,上前问道:“太子,何故鸣钟?” 段秉揽住她的肩膀,微笑安抚道:“无事、不妨。我这便去宫里问。公主一定在殿内,千万不要走动,这些天苗人作乱,一切以小心为上。” 一干内臣众星捧月似的,提着灯笼护着段秉往府门处奔,门房的小厮侍卫都已起身,闻讯备了马来在门前等候。段秉还未上马,却见接口灯火通明地来了一路人马,正是宫中侍卫首领。 “怎么回事?”段秉抛了缰绳,奔上前颤声问道。 那侍卫首领滚下鞍来,跪爬上前,抱住段秉的腿放声痛哭。 确实得手了! 段秉眼前辉光一片,浑身说不出的轻飘温暖,身上骨rou均在缓缓融化,自有脱胎换骨,魂魄升腾的快活。他忍不住仰面大叫了一声,硬生生向后倒去。 “太子爷!”周遭的人都吓得傻了,片刻后才惊醒过来,七手八脚上前施救。 段秉紧闭的嘴唇终于微微张开,悠悠透了口气出来,才睁开双目,便一把抓住那侍卫首领的衣襟,喝问:“究竟怎么了?” “先王遭逆贼行刺,一个时辰前驾崩于静远宫。” 此言一出,整条街上顿时炸开悲声,段秉握拳捶地,泣不成声。 “王上节哀。”那侍卫首领一边哭,一边道“先王遗体还在静远宫,王上快请入宫,为先王装殓。” “这是正事。”段秉由人搀扶起来,坐上马去,一面回头问那侍卫首领“可曾拿到了刺客?” 那侍卫首领见他灼灼然目光凶恶,立时吓得止住哭声,呆了半晌,才道:“臣等无能,虽在殿外围住刺客,却不料刺客武功高强,最终还是让他们走脱,只在澜月园墙边找到一具刺客尸首。” “走脱了?”段秉大吃一惊“怎么会走脱?” “刺客武功高强……” “住口!”段秉勃然大怒道“先王将性命托付于尔等,不料尔等非但无能,更是职责懈怠。眼前先王大丧,暂不与你们计较,等朝廷平静了,定要问你们的罪。” 这侍卫首领知段秉觊觎王位已久,又难得为人颇公正讲理,从不迁怒于人,故而兴冲冲赶来哭丧,抢先叫一声“王上”,哪知段秉一反常态,将他劈头痛责,还要治罪,当真弄巧成拙,心下懊恼,着实难以言喻。 他不敢再看段秉阴沉的脸色,一路小心翼翼服侍,眼前王宫大门已开,京畿戍卫大将马坚当先策马过来,他更是如蒙大赦,连忙告退。 马坚已摘去盔上红缨,泣道:“王上万请节哀,如今要务当为先王装殓,加紧城中戒备。” 段秉道:“先王驾崩噩耗传出,举国悲恸。若不立即缉拿刺客归案,万民睽睽众目之下,寡人如何当得起一个‘孝’字?” 马坚道:“王上圣明。刑部官员差役,京城禁军都已闻知噩耗,已然在宫门前候命,只等王上驱遣。” “好。”段秉用力握了握马坚的手,点头道“听说侍卫当场击毙刺客一人,尸首可曾严加看管?” 马坚道:“臣亲自察看完毕,交给手下人停在屋内,严加把守,不得闲杂人等走近。” “好。”段秉大喜,携住马坚臂膀,泣道“可见你做事妥当,才堪大用,不枉你兄长临终托付举荐一场。” 马坚悲声道:“这等要紧时刻,王上还能记得臣的兄长,兄长在天有灵,必定欢喜。” 他二人密密地说话,不觉已过宫门,朝中大臣听见钟声不祥,多数已赶来候命,门前哭声大作,见段秉骑马过来,更是伏地嚎啕。 段秉忙下马将年老重臣掺起,敷衍了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