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3/4页)
顺便帮着天府人学习经商之道,大家有钱同赚,岂不最好?” 她嘀咕了一句“天府若富了,那周边几国岂不是更要倒霉?我就成了你的帮凶了。” “天府国内,这十几年里不可能再起大的战事了。”他隔着船舱的窗户,看着外面那郁郁葱葱的新绿“你以为这一战只有北燕耗尽力气吗?天府何尝不是?打战,原本不是我的意思,但我既已答应皇兄辅佐效忠他一生一世,他的旨意我必会用尽心力去达成。如今皇兄之病眼见无好转可能,天府正好趁势休养生息。” 陈燕冰惊喜地问:“真的?这是你的真心话?可你原本不是还说要我帮着你消灭其他五国…” 他正色地看着她道:“这些话,我不能对旁人讲,因为朝中文臣武将大都不是这个心思。天府人的胃口本来就很大,打败北燕之后,士气更是前所未有的高张,要压下众人心中的这把火很难,所以我只有顺势引导,希望他们可以将心思转到农商之事上。你明白吗?” 她像个孩子似的拚命点头,生怕他转身就翻脸反悔。 看着她这副急迫认真的样子,他忍不住又笑了,悄悄握住她的手,低声问:“那你愿意帮我了?” “只要你言而有信,不起干戈。” “君子一诺千金,我几时在你面前说话不算数过?” “那你又为何说我皇后之位坐不长久?” 她的质问惹来沈慕凌诡异的一笑“这件事再过不了多久,你便会知道答案。”他们回宫后的第三天,沈慕凌就宣布太子沈铮交由长德王妃近身抚育,十四岁前就住在长德王府,之后再回皇宫居住。 按照天府的律法,太子满十六岁即可亲政,而亲政前两年需由太傅再教习身为人君所必须知道的种种礼仪规范及各种学识。 沈铮搬出飞燕宫时,似有千言万语要和陈燕冰说,但是他一步几回头却都没有说出口。 她在宫门口笑着对他挥手,四目相对,她不知道太子是否看出她的心意,但是她相信对方那复杂的眼神中必有对她的歉意,或许还有对她的嘱咐,希望她能继续帮助他扳倒沈慕凌。 只可惜短短时日中,她的心境已变,当日豪气干云发下的誓言也只能愧对于他了。但是既然沈慕凌向她做了那么多的保证,她便信他不会食言。 真奇怪,明明曾是生死相搏的敌人,她怎么就那么相信他的话? 按照在船上所说的,沈慕凌果然将一大堆的公事都交由她处理,尤其在涉及到北燕的事情上,她可以全权决定。 她分别给北燕各郡县的留守官员写了信,嘱咐他们确实安抚好百姓的心,并代天府皇帝承诺他们的衣食起居一切照旧,天府会派兵驻守这些地方,但军民分居,互不相扰,若天府士兵在当地作案犯乱,查明属实后,可由当地官员先定罪。这一点,是得到沈慕凌首肯的。 北燕和天府的经贸往来开始一日日恢复,北燕人善于经商,各种商品透过天府的官道出口到其他几国,所获利益经天府征税后再拨出七成税款,用以北燕当地民生。 同时推出的种种利民之计,在沈慕凌的许可之下也在北燕全境慢慢施行。 北燕的百姓开始收拾残破的家园和心灵的伤口过日子。也许一切都已非昨日之样,逝去的人也再难唤回,但是从今以后可以平静度日,不做大刀阔斧的变动,已让北燕人长出一口气了。 陈燕冰连续几个月都很忙,忙得她根本顾不得后宫之事。这一日,她正匆匆走出飞燕宫时,迎面而来的张贵妃拉着她急急说道:“meimei啊,这宫里的姊妹都为你担心呢。” 她不解地问:“为我担心什么?” “担心武王利用完你之后,会过河拆桥。你可要千万小心啊!” 张贵妃的话听来不无道理,但是她也顾不上去想,只笑着道谢。“我这座桥本就是个独木桥,若是载得北燕百万子民顺利过河,纵是被人事后拆了又何妨呢?” 告别了张贵妃,她去了琼瑶殿。和沈慕凌熟识之后,她才知这殿名是他母妃生前所取,他因为纪念母妃而保留至今。 坐在他的书房里,他们一直在讨论关于北燕的丝绸该征税多少,她为了北燕百姓的利益拚命压低税率,但是沈慕凌也有他的坚持,两人争执了好久才勉强谈妥,她怕他反悔变卦,要他立刻起草诏书,自己督促着看他落笔,最后盖了他的王印才算是放心。 忽然间,发现旁边还有一份诏书,上头被其他书册压着,只能看到一个“废”字。 废?他是要废除什么律法,还是要废什么人?总不会是废太子吧? 心中惊疑不定,趁他转身喝茶的工夫,她一把将那诏书抽出,触目惊心的几个字竟然是——废后诏。 她呆在原地,忽然想起他曾说过,自己这个皇后之位未必坐得长久,又想起白天张贵妃所言,难道他真的要过河拆桥? 沈慕凌回头时便看到她握着那诏书,脸上阴晴不定,也不尴尬,伸手将诏书抽回“让你先看到也好,你心中刚好有个准备。” “王爷要废我…问过文武百官的意见吗?”她的嘴唇轻颤,死死的盯着他。 他笑意深沉“本王做的决定,旁人插口也无用,何必问他们?” 陈燕冰仰起下巴“那,王爷想好怎么安排我的去处了吗?” “当然。”他捏着她的下巴“而且比现在这个位置更加体面。” 这是在羞辱她吧?这世上怎么会有比天府皇后更体面的地位等着她? 她气恼地拨开他的手转身要走,被他一把擒住,跌落在他的怀中。他的唇贴着她眼角旁的青色胎记,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