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烟斗 (第2/3页)
停了职,此后怎么办? 想了半天,没有得到解决。墙上的总理不做声,汉寿亭侯也不做声,周仓虽然平素莽憨著名,这时节对他却完全没有帮助。仿佛诸事已定,无可挽回。 一切真好象无可挽救,才作退一步想。他身边还积得有六十五块大洋钱,是每月三块两块那么积下的。因为这钱,他隐约在自己将来生活上看出了一点光明。他可以拿这个钱到北平去。他想,那里是旧都,不比这势利地方…他还想,那里或者党也如地方一样,旧的好处总还保留了一些。到了那里,找得一个两个熟人,同去区部报到,或者可以希望得到一点比这里反而较有希望的工作。这时既不以为自己的希望是愚蠢的希望,就对于停职的事稍稍宽了心。 …总理很光荣的死了,而且很热闹的埋了,没有死的为了××而活,为了××而…这样胡胡涂涂的想下去,便睡着了。 第二天,因为睡眠极好,身心已健康了些,昨天事仿佛忘记了。仍然按时到厂,坐在自己位子上,等候科长把应办公事发下来,便动手作事。纸预备好了,墨磨好了,还无事可作,就用吸墨纸包了铜笔帽擦着,三个铜笔帽都闪着夺目的银光。 一个办公室中同事全来到了,只有科长还不来。 他想起了昨天的事,询问近身一张桌上周同志:“周同志,昨天稽查长叫你过去问话没有?” 周同志不懂这句话的意义,答非所问。他说他不曾作错什么事,不会过稽查股去。 “你听说我们这里什么风声没有?我好象听说改组…”“这事情可不明白。你呢?” 他想了一下,抿口莞尔而笑。 笑过后又复茫然如有所失,因为他仿佛已经被停了职,今天是到这里来的最后一天了。他忽然向那同事说:“我要走了。” “要高升么?” “不是。恐怕非走不可。因为我是个××介绍来的,你知道的。××和老总不同系,我们老总是×××。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相为谋,那就只各走各的路。我不走,成吗?“ “你到什么地方去?” “远了,我想去北平,因为余叔岩杨小楼还在那里唱戏。 好几年没听戏了,听它几年戏去。“ “一定要去么,那我来饯行,明天还是后天到福兴居吃馆子,自己定日子吧。” “不忙。不一定!” “还不批准么?” “我不是告假。” “但不听说要换什么人,你不要神经过敏。” “昨天有人把我叫到稽查处去,问了好半天。” 因为照习惯,没有什么问题的人,是不会叫到那地方问话取供的。所以听到他被问了许多,周同志也觉得有点不对了,才开始注意他那要过北平的话中意义。 周同志用着一个下级办事员照例对于党对于一切所能发的小小牢sao,发挥着那种很可怜的无用议论,什么“不中用的官僚太多,应当彻底改组呀”“应当拥护某同志回国呀”“应当打倒某某恶化势力呀”完全是些书生空话。这样说着,一面象是安慰了王同事,一面自己胸中也就廓然一清了。 一会儿,科长来了。把帽脱了。大衣脱了。口含着淡黄色总统牌雪茄烟,大踏步到桌边去,翻动桌上文稿,开始办公。年纪还轻的科长,完全如旧官僚习气,大声喝着应答稍迟的工丁,把一叠拟稿妥贴、应当送过老总处画行的公文推到工友手上去。两手环抱公文的公丁,弯着腰一句话不说,从房中出去了。(这公丁,今天比平时不同,留到王同志脑中的是一个灰色憔悴的影子。)他还得等候那公丁返身时才有公文可抄,就在这空暇中生出平常所没有的对科长的反感。好象正面侧面全看过了,这科长都不应当这样把旧时代官僚资本家的脾气拿来对待厂中的工友。况且还据说是从外国受着好教育回来,平时还常常以左倾自居,有这样子脾气就尤其不合理。 可是这科长的行为,并不是今天才如此,唯独在今天,才为他注意到罢了。他虽然极不平的把那被科长凌辱了的工友用同情的眼光送出去,仍然得小心听着那科长呼唤。他猜想科长今天必定有什么话对他说,而所说到的又必与自己职务相关;就略显矜持的坐在自己位置上,且准备着问题一发生时,如何就可以在一句反质言语中,做到仿佛一击使这科长感到难堪的办法。 这些无语的愤怒,这些愚而不智的计划,在科长那一面说来,当然是意外,决没料想到。 同事之一被科长“周同志,周同志”的喊过去,把科长请客单一叠拿上手,退回原处后,咯咯咯咯的磨着墨,砚石就在桌上发着单调的极端无聊的声音。事情不要他作,其中好象就有一种特别原因,他把这原因仍然放到自己要停职那一件事上去。他明白科长是××××而他却是××。科长口上喊他“同志”就象出于十分勉强。 过了许久,送文件的公丁还不曾回来,与往日情形似乎稍稍不同。 科长扬扬长长走过三楼副理事长室去了。 他听科长皮鞋声音已上了楼梯,就叫唤坐在前面的同事:“周同志,又是请客帖子?” “王同志,哈,这一叠!”说时这办事人举起那未曾写过的请客帖,眉毛略皱,表示接受这份意外差事近于小小冤屈。 “请他些什么人?” “谁知道,让我念念罢。”这人就把请客柬一纸总单念着:“王处长仙舟,周团长篷甫,宋委员次珊…好热闹,下星期四,七点半,这一场热闹恐怕要两个月薪水罢。” 他听同事数着客单上的名字,且望到这同志兼同事脸上的颜色,不知如何一来却对这人也生出种极大反感。便显得略略生气的说:“周同志,这事你可做可不做,为什么不拒绝?” 周同志笑着,好象不明白他说拒绝的理由。他对那同志脸上望了一会,再低头自己把砚腹注了多量的水,露着肘,咯咯咯咯磨起墨来了。他用力磨墨,不许自己想别的事。一会儿,科长回来了,公丁也回来了。还依然用力把墨磨着。 科长象是刚从副理事长处来,对他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