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剑_第十九章扑朔彩虹剑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扑朔彩虹剑离 (第2/7页)

离开了扫花山庄。

    万飞琼心头念着范子云,忍不住道:“盛老伯,范大哥他被那人抱去了,该怎么办呢?”

    盛锦堂还没开口,商翰飞回头笑道:“万姑娘只管放心,范贤侄另有奇遇,过些时候,也许就会回来的。”

    伏虎丐连三省突然用手敲了一下脑袋,说道:“该死,老化子怎么连他老人家都全想不起来了?”

    范子云迷迷糊糊的只觉得身上有两块烧红的铁板,在到处按着,他口中发出梦靥般的呻吟,全身大汗淋漓,闷得透不过气来,不觉大叫一声,蓦地睁开眼来。只见自己仰躺在石阶上,身边蹲着一个脸形尖瘦的古怪老头,掳起大袖,用一双手掌在替自己推宫过xue,看到自己醒来,立即双手一收,咧嘴笑道:“好了,你小子总算醒过来了。”

    范子云想起自己冲出地室和一个黄衣老僧连对了八掌,昏倒地上,大概是这位老丈救了自己。这就望着尖瘦脸老头,说道:“在下是老丈相救的了…“

    尖瘦老头拦着道:“快别说这些了,你先坐起来,运气试试…”

    范子云依言坐起,调息运气,觉得体内真气充沛,心中一喜,赶忙拜了下去,说道:“在下多蒙老丈相救…”

    尖瘦老头咧嘴笑道:“年青人,快快起来,不用谢我,你要谢,就谢那番僧去好了。”他一张脸虽然狭长尖瘦,但咧开了嘴笑起来,嘴巴就显得又阔又大。他一双小眼,盯着范子云,问道:“老夫问你,你方才和那番僧连对八掌,那可是“旋风掌”?”

    “旋风掌?不是。”范子云摇摇头道:“在下使的是“迥身八掌””

    尖瘦脸老头不悦道:“年轻人,你使的明明是“旋风掌”,老夫面前,还有什么好隐瞒的,难道老夫还看不出来么?”

    范子云怔怔的道:“在下怎敢对老丈隐瞒,在下使的乃是家师所授“迥身八掌”,绝不会错。”

    尖瘦脸老头道:“你师傅叫什么名字?”

    范子云道:“家师姓屈,名一怪。”

    “屈一怪?老夫活了一大把年纪,从没听说过江湖上还有什么屈一怪,屈二怪的。”尖瘦脸老头摸着他嘴上两撇鼠髭,笑嘻嘻的道:“天底下,除了风雷门的“旋风掌”,再没有别的掌力,能接得下密宗的“大手印”神功了,你使的不是“旋风掌”,还是什么?”

    尖瘦脸老头笑笑道:“年轻人,来,咱们坐下来再说,老夫上了年纪,多站站,脚筋就会酸。”他在石阶上坐下,伸手拍了拍身旁的石阶。

    范子云直到此时,才看清这里是一座没人的破庙,阶下杂草丛生,似已久无人迹,他依言在阶石上坐下,估计时光,应该是下午未牌时辰了,望望尖瘦脸老头,说道:“在下还没请教老丈的尊姓大名呢?”

    尖瘦脸老头咧开大嘴,一笑道:“我姓游,人家看我整日的没事忙,到处走动,就干脆叫我游龙,我觉得这名字挺别致,比我原来的又好叫、又好听,从此就叫游龙了,这一叫,就叫了七十多年了。”

    范子云道:“原来游老丈已经七十多了,看起来,只不过五六十岁呢?”

    “哈,七十多。”游龙咧嘴笑出声来,说道:“老夫嘛,七十年前就已经二十七,你说我今年多大了?”

    “九十七?”范子云吃惊的道:“老丈有九十七岁了?”

    游龙笑了笑道:“你不相信?前年我碰到江湖上很有名的一个浑小子,他已经六十二了,居然对我倚老卖老,说我年纪至少比他要小上两三岁,他说:老弟身体硬朗得很,活到百岁,应该没有问题。前年老夫九十五,活到一百岁,岂非只有五年好活了,老夫一气之下,就给了他两个巴掌,回身就跑,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老夫为什么打他巴掌的呢?”

    范子云道:“依老丈这么说来,在下练的确然是“旋风掌”了?”

    “这还会错?”游龙笑嘻嘻的道:“要是你练的不是“旋风掌”,老夫还不会把你抱出来呢?”

    范子云望着他,奇道:“想来老丈必有指教了?”

    游龙摸摸下巴,说道:“老夫方才不是说过么风雷二绝,天下无人能挡,你既会“旋风掌”,可知有谁练成了“雷火指”么?”

    范子云道:“这个在下就不知道了,连在下练的“迥身八掌”就是“旋风掌”,不是今天听老丈说起来,还不知道呢。”

    游龙道:“风雷二绝,在风雷门,已是失传已久,但这两种神功,只要有人练成其中之一,天下就无人能制,如果一旦落在歹人之手,更是危害无穷,老夫看到你练成了“旋风掌”,故而想另外传你一种功夫…”

    范子云疑惑的道:“老丈之意是…”

    游龙道:“你既然学会“旋风掌”,自然也会有人练成“雷火指”,如果以“旋风掌”去敌“雷火指”,那就是两败俱伤之局,老夫看你忠厚正直,意欲传你克制“雷火指”的功夫。”

    范子云道:“老丈不是说风雷二绝,无人能制,这么说仍有克制它的功夫了。”

    “本来是没有。”游龙道:“这是老夫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办法。”范子云只是听着,没有作声。

    游龙又道:“这话得从三十年前说起,那年老夫游历昆仑,在峰后一处人迹罕到的峭壁上,发现离地足有十七八丈高处,石藓藤蔓间,依稀似有字迹,记得老夫有一次在忠州白鹤观,峰上高绝处,也有人题了两句诗,,那是:“仙人未必皆仙去,还在人间人不知”,据观里老道说,那是仙人题的,这下自然引起老夫的兴趣,非上去看看,是不是又是仙人弄的玄虚?”范子云听得津津有味,自然并未插嘴。

    游龙又道:“这座峭壁,下临千寻,从峰腰望去,虽然只有十七、八丈,可也十分险峻,老夫只好用壁虎爬墙,先从峭壁横头,慢慢爬过去,清除藤蔓石藓,这件工作,当真辛苦得很,可惜有些字迹,因石质风化,经老夫把石藓清除之后,也已模糊不清,但大致上意思还能贯通,可以揣摩得到,原来那是昔年昆仑姜真人的手迹。”说到这里,偏头问道:“你听过昆仑姜真人么?”

    范子云摇摇头道:“没听说过。”

    游龙点头道:“你年纪还小,自然没听说过了,昆仑姜真人是明末清初的人,距今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