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有备而来 (第2/2页)
许家是正宗的商家,当年发家时,家中并没有田地。 是商人。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低。 等发了家再购置田地,已经是迟了。 这一点也是许家先祖考虑不周。 许家本是贫户,有一人出外闯荡,因为性情好,与一商人颇有投缘,结为朋友,之后赊来布匹开店。 此人头脑精明,讲诚信,生意红红火火,一发不可收拾。 但生意虽好,农田的价格却是极高。 在没有真正发达起来之前,如果先拿赚来的钱去购置田地,就会影响到正在经营的生意。 更别说刚开始时,他还是赊来的货物,虽然生意好,但手头仍然拮据。 商铺收入甚高,此人当然不愿意花钱买地。 买农田一年才能赚几个银子? 但是等许家声名渐起,就是已经被打上了商人的标签,这个时候再去买农田就是已经迟了。 许家的祖先事后也有后悔,但万事哪里能真的完美? 当时有当时的难处。 许家虽然有钱,但地位低贱,不得已,只能是与官员联姻,不然哪天被某个贪官盯上家财,那就完了。 只是谁能想到,许家这十几年来,居然一个女孩子都生不出来? 全是带把的! 别人家生下男孩,全都是高高兴兴,不要女孩。 偏许家想要女孩而不得。 不能与官员联姻,没有靠山庇护,许家早就是在走下坡路了。 受到靠山强硬的商家排挤。 虽然仍不至于颓败,但终是不再有人太过畏惧许家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彭喜才盯上了这间地段极佳,生意兴盛的布庄。 有庞成安作为靠山,彭喜行事向来肆无忌惮。 欺负,霸占普通百姓家产做什么? 根本贪不到多少银子。 彭喜一向是朝着那些有家财,但无靠山的大家族下手。 “那几个衙役报上了功曹主事彭喜彭大人的名字。” 彭喜? 许怀才闻言就是紧紧皱起了眉头。 许家祖宅与多数产业就在望沙城中,许怀才自然熟知彭喜,此间店铺的掌柜一直在周边县城做事,所以不认得彭喜与卫勇等一干衙役。 如果换作许家在望沙城打理生意的管事,一眼就能认出卫勇等人来。 “东家,我以前倒是从别人嘴里听说过彭喜的名头,此人好像…”掌柜一脸担忧。 话没说完,被许怀才挥手打断“先让我静一静!” 掌柜立即闭嘴。 不过好半晌之后,许怀才仍然是拿不出什么好的应对办法,掌柜不得不再次开口“他们只给了两天时间,说两天之后,前来接手店铺,到时若是店铺里的货没有搬完,他们就当是东家赠送。” “想的美!”许怀才大怒,狠狠的一甩衣袖! 许家好歹是望沙郡数的上的豪门之一,岂能任由别人拿捏? 而且若是此次认孬,那么将来必然会有更多的贪官如饿狼一般扑上来想要撕块rou。 雄厚的家底,庞大的家产,得有相匹配的实力来守护。 不然怀壁其罪,到时手中金银只会成为惹祸的根源。 做为许家的子弟,许怀才一向眼高于顶,自成为家中主事人之一后,更是自恃甚高。 哪里能甘愿被人生生欺到门上? 只是如今许家没有了硬些的靠山,认识的官员只是面子交情。 这些官员不可能站出来,替他出头得罪彭喜。 当然,万事无绝对。 不过真想要请人站出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银子,与其那样的话,还不如把店铺送给彭喜好了。 “灵通县这边有差役跟过来么?”许怀才想了良久,开口询问。 掌柜一愣,随即摇头“没有。” 许怀才眼睛就是瞬间一亮,他曾听人说,景江龙与庞成安似乎有不和。 不然景江龙在灵通县这边搞的风声水起为什么庞成安只给一点点的扶持与资助? 这个说法,许怀才本人也是觉得可信。 景江龙的父亲景贤,当年是文武双全的武将。 庞成安则是文官,并且大力推行教化与圣人之道,看不起军中武将,为此与景贤当年交好的将领多有发生矛盾。 景江龙作为景贤的儿子,景贤留下来的人脉关系就是景江龙的可用资源。 为此,景江龙与庞成安不和,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有郡府差役,没有县衙的差役,岂不是说彭喜是在暗中动手脚? 许怀才站起身来在店铺内走来走去,这样的话,完全可以借景江龙之手化解此桩难事。 “你对于灵通县令知晓多少?”许怀才大部分时间待在郡城打理生意,江龙的大名他听说过不少,但不是亲眼所见,也没有真正接触过,所以一点也算不得上了解。 掌柜的闻言精神来了。 立即就是竹筒倒豆子,把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