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左右意志 (第1/2页)
第二百零五章左右意志 民心,看不到,摸不着。 但帝王皇家却是从来不敢将之小看。 在大齐境内,所有的外放王爷,贵勋豪门,簪缨世家,谁都不敢堂而皇之的收买民心。 就算是遇到灾年,朝廷国库吃紧,皇上实在有些顾不过来,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家设棚给灾民们施粥发放馒头,也是要打上朝廷的旗号。 先说朝廷,再说自家。 让百姓首先感谢皇上才行。 即便这片善心实在和朝廷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实就算是地方上稍有名头的富有人家,对此也是颇有忌讳的。 总之,民心这个东西,任谁也是不敢随意收买。 不然是要被砍头,甚至满门抄斩的。 江龙开设报纸,正是看穿了其中关节,不能正大光明的来,暗中进行也是不能够,因为这种事情涉及面广,收买一个两个民心有毛用? 人数一多,就容易泄露外传。 朝廷暗中在各地都是设有眼线,监察地方官员,有封地的王爷,以及有没有乱民想要扯旗造反。 所以只能是用另一种方式来控制民众的舆论走向。 这算是阳谋。 就算是皇上如今反应过来,也是无可奈何。 报纸这一行业大有作为,京城许多官家豪门都看到其中商机,在鼎盛报纸发放没多久,就是有数十家报社如雨后chun笋般冒了出来,一家家报社的背后都是站着大有来头的靠山。 这些报社纷纷模仿鼎盛报业的发展方式,用大的篇幅来描写各个地方上的清廉官员,无形中也算是给朝廷竖立了良好形象。 又经过一阵子的发展,报纸业算是站稳了脚跟。 因为和太多庞大势力有利益纠葛,所以皇上根本不敢用强硬手段。 众怒难犯啊! 江龙词藻华丽,一篇锦绣文章,把战事描写的让人如临其境,相当的热血沸腾。 在京城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百姓们在街头各个角落里议论纷纷,如果有人傻愣愣的说没听过郭放等人的大名,人家肯定白你一眼,不屑理你。 柴世荣在印刷厂的房间里,看着报纸销量,就是乐开了花。 直笑的见牙不见眼。 还是江龙有本事,只需一篇文章,就是让鼎盛报业大赚了一笔。 江龙走后,柴世荣按照江龙走之前的吩咐,扩大范围,如今已经是把报纸卖到大齐三分之一的境内了。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有整顿过印刷厂在各地设立的书斋。 如今书斋的管事都是柴世荣的心腹,让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上心,不敢有半点怠慢。 只要上心,那么效率自然就快。 报纸的覆盖面积足够大,自然赚的就多了。 当然,并没有卖到北疆这边,这里太穷,而且识字的人非常少,是往更为富庶的南方发展。 江龙这篇文章的能量远不及此,在柴世荣数银子数的开心的时候,其它的报社也是犹如在黑暗的大海中行驶之时,被点亮了明灯,个个都是恍然,原本还可以如此刊印发表文章啊? 以前他们写故事除了夸赞清官,就是表彰当年为国征战时,那些赫赫有名的武将。 但这些武将,却都已经是去逝不知多少年了。 哪里有表扬活人吸引目光? 而且既然是庞大势力,那么军中肯定就有自己的人。 于是一些人的心思就是涌动了起来。 京城的其它地方都是很热闹,唯有皇宫一片死寂。 御案上,摆放着一份鼎盛报业新出版的报纸,老皇上端坐在龙椅上,脸色一片yin沉。 整个御书房,只有老皇上与老太监二人。 作为大齐的天子,在位数十年,老皇上可谓是耍弄心机的老祖宗。 帝王,要有帝王心术,不然是坐不稳江山的。 老皇上看过那份报纸后,就是瞧出其中的手段。 这份报纸的威力,真的是远超他的想象。 第一,歌颂了郭放,程刚,韦焕,还有中年太监,百姓们都知道了,你赏是不赏? 报纸上写的是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给百姓非常深刻的印象。 以往要不要封赏,全看皇上的。 但现在,你如果不赏,那么百姓就会觉得你赏罚不公! 等于是逼着你非赏不可! 这完全是在左右他这个帝王的意志! 第二,朝中有很多庞大势力,他们有样学样,为一己之私也来写这样的篇章到时怎么办? 如果不严加管控,那朝廷岂不得乱了套? 第三,报纸上首次刊登了负面形象,其人物就是牧轩。 想要让人看的热血激昂,没有反派人物那自然是不行的,就像是写网络小说一样,没有可恶,让读者恨不得冲上去亲自砍杀的大反派人物,那也太过无趣了一些。 牧轩很荣幸成为这样的反派。 勾结马匪,害的禁军军士死伤无数。 又与北疆商贩做交易,想要暗吞大批的食盐,卖掉发财。 文中刻意描写了一下北疆缺盐的现实状况,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很多人家有钱也是买不到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