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第5/5页)
,他缓缓说道:“宫里这么多人,您一定也.不乏心腹近侍,总会有人记得,总会有人知道。”黄衣老人突然转身扬声:“来人!” 恭应声中,一名大内侍卫如飞掠到,几步外打下千去。 只听黄衣老人道:“传刘宝山。” 那名大内侍卫恭应声中又如飞而去。 黄衣老人回过脸道:“刘宝山是清宫总管太监,他应该记得。” 郭怀没接话,尽管他威态已敛,但是心里总还有着悲痛与愤慨。 那位妇人是他的生身之母,自己的生身之母,有着这么一种遭遇,这么一种身受,哪怕是再仁厚再能行忠恕之道的人,谁又能不悲痛,不愤慨? 黄衣老人看了看郭怀,也没说话,虽然也没说话,但是他的目光之中,已无可掩饰的流露着不安。他没说话,他不必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以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仅在目光中流露出不安,已经是很够,很难得了。 没多大工夫,一阵急促步履声传了过来,随着这阵急促步履声,一名中年太监匆匆来到,抢步打下千去:“奴才叩见!” 黄衣老人道:“起来回话。” 那中年太监恭应一声站了起来,退立三步哈腰垂手。 黄衣老人道:“刘宝山,廿年前,康亲王献进宫一名民间女子,你还记得这回事么?” 太监刘宝山一躬身道:“回皇上的话,近二十年,康亲王前后两回献过民间女子进宫,奴才不知您指的是”黄衣老人道:“就是他从南方回来的那一回。” 太监刘宝山道:“奴才记得,两回奴才都记得。” 黄衣老人道:“那么那一回那个民间女子是” 太监刘宝山道:“皇上怎么忘了,康王爷从南方回来的那回,献进宫的是陈美人啊!”黄衣老人神情一震,脸色倏变:“是陈美人?刘宝山,你没有记错?” 刘宝山道:“回皇上的话,奴才不会记错,陈美人性子刚烈” 黄衣老人抬手一拦,道:“好了,你不要说了。” 刘宝山恭应一声,住口不言。 黄衣老人转眼望郭怀,雍容华贵的老脸上,浮现一种异样神情,道:“郭怀,你母亲——”话声至此,倏然顿住,沉默了一下,才又接道:“你要找的人,已经死了!” 郭怀脸色一变,道:“怎么说,她,她已经” 他没有说下去。 黄衣老人神情黯然的点了点头。 郭怀震声道:“你没有记错?” 黄衣老人道:“廿年了,进出宫门的人又那么多,虽然我记不得康亲王献进宫的是那一个,但是陈美人,我记得,尤其是她的死,我记得很清楚,为她的死,我曾经很难过了一阵子。” 郭怀脸色大变:“她是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 黄衣老人脸上闪过抽搐,转眼他望,一双凤目之中,似乎显得迷蒙,显然,对廿年前那位陈美人,他还有着一份追忆,一份怀念,他道:“她把自己关在一间屋里,不惜以死相胁,不让任何人进去。就连他们给她送饭,也都是在门口,她饮食起居一如常人,但就是不许任何人进她的屋去。我当时还觉得诧异,既然那么刚烈,她就不该饮食起居一如常人的活着,现在我才明白,她心里还有牵挂,还存着一线希望” 郭怀唇边飞闪抽搐,他当然明白,黄衣老人所指的“牵挂”与“希望”是什么。 “要以当时的情形,我不是把她们遣出宫,就是一条由绫赐死,可是对她,不知道为什么,两样我都舍不得。从那时候起,她就这么留在了宫里,一直过了三年多,她得了病,没能治好,据太医说她是死于心病”郭怀的两眼闪现了泪光,脸色煞白,神情怕人。 黄衣老人道:“廿年后的今天,你进京来找她,她死了,我能体会你的感受,但是有一点应该值得你感到安慰,她没有对不起你的父亲,没有对不起你们家” 郭怀没有说话,整个人像一尊石像,只有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袂。 “郭怀!”黄衣老人道:“我并没有犯她,尽管害了你一家三口的是康亲王,但是实际上等于是我。我身为君上,身为人主,倘能修德,就不会有人做这种事,也没有人敢这么做,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没有怪罪康亲王的原因,我欠你家的,也欠你的,我愿意做任何补偿!” 郭怀突然说了话,声音有点颤抖:“不管任何补偿,对我又有什么用?’” 黄衣老人一怔,脸上再闪抽搐:“郭杯,我知道一” 郭怀那怕人的威态倏敛,道:“已经都廿年了,在未寻找之前,我已经想到她可能不在了”黄衣老人目光一凝:“郭怀” 郭怀道:“人死入土为安,她总该有个理骨的地方!” 黄衣老人道:“找到这儿来来对了,你到这儿来找我,也来对了,她就葬在这儿,还是我的意思,我觉得她应该葬在这个名山名泉的胜境” 郭怀像没有听见,道:“在什么地方?” 黄衣老人道:“我带你去。” 刘宝山忙上前一步,躬身道:“启禀皇上,奴才在这儿。” 黄衣老人一摆手,道:“不要紧,我能为他做的,也就这么一点了。” 一顿向着郭怀道:“跟我来!” 他转身行去。 刘宝山忙抢前一步,紧跟身旁。 郭怀迈步跟了去。 三个人刚离“裂帛湖”边,隐入夜色中“裂帛湖”旁如飞闪现几名大内侍卫,其中一名道:“跟过去,我留在这儿等贝勒爷。” 另几名大内侍卫低应一声,闪身跟了去,行动极其轻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