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三十三 (第7/7页)
定不能全部收取,否则正好增长了狡猾官吏的弊病,长了邪恶之风,这是第二条原因。浮用奢侈的费用,不可胜计,用它来养军队,可以补充军费的不足,而老百姓也可充足,不需要去夺取百姓的田地,这是第三条原因。军队士兵没有选择,强弱没有分别,而让他们共同耕田吃饭,勤奋的人不能尽其力,疲弱的人得以允许他的jianian猾,这是第四条原因。夺老百姓的田而给军队耕种,得了军心却失了民心,其祸患不可胜言,这是第五条原因。一定不能夺取百姓已经耕种的地,用已经收回的漏税田地,召唤百姓耕种它,用其收入的一部分供给军队,这样军队可坐收其利,而老百姓也没有被夺的怨恨。”这些都没被批准。一天上朝,皇帝章宗对张万公说:“你昨天说天下长时间阴暗,这也是因为人君用人邪正不分。君子应当在朝廷内,小人应当在朝廷外,很有道理,然而谁是小人?”张万公奏说“:张炜、田栎、张嘉贞等,虽有才干,没有德可称赞。”皇帝即命这三人到外地做官。 泰和元年(1201),张万公连上奏章请求养老,没被批准,升为荣禄大夫,赐其子进士及第。第二年,张万公再上奏章,皇帝下旨:“难道你所说的,朕有不听从的事吗?或者同事意见不统一,而多违背你的意愿?不然,为什么多次请求辞职。”张万公道歉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有病。泰和三年(1203)正月,张万公再上奏章,未被允许,加为银青光禄大夫。三月,张万公列举朝中有名的人代替自己,皇帝知道不能挽留了,告诉他说“:朕刚即皇帝位时,擢你为执政,既而升为相位,因为你是先朝的老人,熟悉典章制度,朕很看重你。你年纪虽大但精力未衰,所以用政务来劳累你。因为你多次请求离职,所以尽力听从你,这不是朕的意思。”张万公加为金紫光禄大夫,后退休。 泰和六年(1206),南疆用兵攻打宋朝,皇帝认为山东是重地,一定得大臣前去镇抚它,先任的完颜守贞死了,于是特起用张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山东连年干旱蝗灾,沂、密、莱、莒、潍五州最厉害。张万公考虑人民饥饿必生盗贼,应当准备赈济。当时正兴兵打仗,国家不给费用,张万公于是上言乞求将僧道度牒、师德号、观院名额并盐引,交付山东行部,在五州变卖,换取粮食。又说督责有司禁止盗贼的方法。皇帝都听从了。宋朝人请求议和,张万公又请求退休,皇帝批准了,并加为崇进,仍然给他平章政事一半的俸禄。泰和七年(1207),张万公死。皇帝命令依照宰臣旧的制度,赠给财物安葬。赠为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张万公纯厚刚正,家中没有不纯的客人,典章文物,多由他裁正。皇帝曾经与司空完颜襄说秋山之乐,意思是在春天打猎。皇帝回头看张万公,张万公说:“动不如静。”皇帝变了脸色而停止了。他辅正八年来,所推荐的人,多是廉洁谦让之士。大安元年(1209),张万公配享章宗庙廷祭祀。 蒲察通本名蒲鲁浑,中都路胡土爱割蛮猛安人。熙宗皇帝挑选护卫,见到蒲察通的名字,用笔勾划了要他。蒲察通因为父亲年老,恳切要求赡养他而不当护卫。众人惊讶说“:得到当护卫的差使,终身荣华富贵,现在你辞去了,亲近你的人就会疏远你。”朝廷议论并批准了他的要求。后来因为适逢在房山埋葬宋王完颜宗望,依靠门阀关系,蒲察通加为昭信校尉,授予顿舍官。改为御院通进。 海陵皇帝攻打宋朝,隆州诸军尤其精锐,交给蒲察通总领。军队逼近淮河,命令蒲察通率领二百骑兵先渡河侦察敌情。等到了。。中,敌兵跃出,蒲察通率兵直前,旁边有敌人舞长矛来刺他,他回身射之,敌人应声而毙。诸军一起攻击,打败了敌军。海陵皇帝召见蒲察通,喜形于色说“:战事平定后,你不要担忧爵位赏赐。”到了扬州,蒲察通宿营别的屯子里。当天夜里,海陵皇帝被杀,有人前来报告,蒲察通想拘捕杀了他,后来继续听到消息,悲哀地躺到地上,众人把他扯了起来,他径直进到营门哭泣。 班师回朝,蒲察通入朝拜见,金世宗皇帝对近臣说:“朕素知此人,幼时曾同他游玩,性情温厚,有见识,又精通骑马射箭。”授给蒲察通尚厩局副使。又告诉近臣说“:常常让他见我,我想问他一些事并考察他的言论,朕将任用他。”移剌窝斡谋反,命令蒲察通佩带金符到军中督战。叛军被打败,蒲察通因功被授予世袭谋克。奚人作乱,蒲察通奉诏前往军中。蒲察通升为尚局局使,因为母亲去世而免职,出来后为殿前右卫将军,兼领闲厩。不久命令他的儿子蒲速烈娶卫国公主。他出朝任肇州防御使,赏赐给金带,皇帝多次告诉他让他出朝任职的意义,并告诫嘱咐他,这些话都记录在《世宗纪》中。不久蒲察通升为蒲兴路节度使,移防归德军,升西南路招讨,又为知大兴府事,授他殿前都点检职。起初,大理卿位置空缺,世宗皇帝想让蒲察通担任,因此问宰臣,宰臣回答“:蒲察通是点检的材料。”皇帝说:“点检繁杂平冗,没法显示其才能,蒲察通聪明有才干,正是掌管法规的官。”又说“:蒲察通的机灵博识,完颜崇尹比不了。” 大定十七年(1177),蒲察通任尚书右丞,后转为左丞。皇帝下诏议论排列猛安谋克,大臣都认为只检验现有产业,定贫富,依照旧律区分最为便利。蒲察通说:“必须通盘检验谋克人户物力多少,那样贫富自然就分开了。贫富分,那么版图就会定下来。”皇帝肯定了蒲察通的上奏,对宰臣说:“议论事情应当像蒲察通一样尽心。”三年后,蒲察通进升平章政事,封为任国公。 世宗准备到上京,因为蒲察通是朝廷旧人,任命他为上京留守,先去安定上京。大定二十五年(1185),蒲察通任真定府事,世宗说:“朕想用你为相但怜惜你年纪大了,所以授你任此职。”仍旧赐他一千贯钱。尔后,蒲察通改任知平阳府事,迁到凤翔,不久退休。明昌四年(1193),皇帝章宗告诉宰臣说:“蒲察通是先朝的重臣,年纪虽大却没衰老。”因此任命他知广宁府事。他多次上书请求养老,又任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一段时间后退休。 承安三年(1198),蒲察通死去,皇帝下旨给他弟弟说:“依照旧例,退休的宰相,没有祭葬礼,蒲察通是旧臣和亲戚,所以特地命令祭祀和安葬。”当初,蒲察通在政府部门中,推举太子率府完颜守贞、监察御使完颜裔都可重用,后来他们都成为名臣,世人大多都知道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