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_第二十一章议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议亲 (第1/3页)

    第二十一章 议亲

    六月,朝廷下了道震惊天下的诏令:先帝期曾经选侍过的内命妇,位在三夫人之下、年未满四十、没有生育、有娘家可依者,和无家可依而愿意出宫者,都放出宫来,听其嫁娶。

    先帝庙号一个“平”字,史官载其言其行皆平,无过无功。但实际上民间对这位承平帝却多有怨言。承汉朝自开国以来,后宫嫔妃的数目一般都在五百以下,只有这位喜好游乐的平帝大肆充实后宫,宫人总数计五万,嫔御二千有余,宫中奢靡之风大盛。

    六年前,齐略初登帝位,就有裁撤平帝后宫的风声传出,当时以宰相唐源为首的一批旧臣,为与太后和少帝争执政权,硬将此事压了下来。

    齐略加冠后逐步收回权柄,在准备一展身手的时候,又遇上了太后病发,许多事情都没办好。直到现在他才借着越姬产子,大皇子齐沋满月的喜讯,以代替赦诏的形式颁发恩旨,裁撤先帝后宫。

    整顿后宫,裁撤宫人在历朝历代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这道恩旨,连先帝曾经御幸、又有份位的嫔妃都算在了里面。

    我在民间的时间一久,知道这年代本来就男女失衡,加上皇宫王室公卿贵族富豪都有广蓄姬妾之风,可称内多怨妇,外多旷夫。齐略此举一下就放出了一万六千余名适婚女子,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我初听这道恩旨,暗暗佩服齐略的胸襟的同时,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来:羌良人位在三夫人之下,没有子嗣,年纪尚轻,又是滇国送进来的人,正符合外放的条件。难道他竟真的舍得将自己的意中人也送出宫来,再不相见?又或者,他会将羌良人送出来,又换过另外一个身份送回去?

    齐略与羌良人的事,本是我绝不该想的,可不知为什么,思绪飘散开来,却似着了魔一般,竟让我没办法移开心思。

    我正胡思乱想,医馆外却突然传来一阵喧嚷,铁三郎和张典领头,带着一群时常帮我打杂的期门卫跑了进来,一面跑还一面嚷:“云姑,这次如果你不帮手,可要死人了!”

    他说得危急,把我吓了一跳,问道:“你们难道又跟羽林郎斗气打架,闹出什么事来了?”

    宫掖期门军多是招自京畿附近的庶族弟子,与基本上全是士族豪强出身的羽林军素来不和。从严极以武艺技压宫禁七军后,羽林军已经连续八年没能在天子秋猎的演武大会上夺得名次,双方的嫌隙愈来愈大。近年来已经不止私下经常争斗,就是在御前也前有冲突。严极的断腿和张典上次的重伤,都是由此而来。

    所以我一听到铁三郎说到要死人,立即以为是期门军和羽林军又发生冲突,有人受了重伤。

    “没有没有!自从严大哥的伤好以后,我们都没有再找羽林军的麻烦了。”铁三郎连忙摆手,冲我道“我是替期门卫里的几个好兄弟来求你借钱应急的!”

    我十分好奇:“你说得这么急,借钱是干什么?”

    “娶亲啊!”铁三郎心急火燎地说“云姑,你知道禁中放宫女出来的事吧?期门军中好些个兄弟都有看中的人。可娶亲是要彩礼的,兄弟们都在发愁呢!”

    原来禁中这次有不少无家可依又想出宫的女子,皇后体察下情,索性奏明了太后,允许她们在宫禁的未婚卫士里挑选夫婿,就在长安城落地生根,开花结子。

    宫禁共有七军;鸣銮、三署郎二军是太后亲卫,驻长乐宫;虎贲、龙骧、羽林三军都是天子卫士驻建章、未央二宫;凤翔军是皇后卫士,守掖庭;这都是从全国各地大小士族里挑选出来的贵族,虽然未必个个富裕,但也不会愁娶媳妇的钱。

    只有期门军值守六宫的宫门,基本上全是关内的寒门子弟,不少人连房子都没,只能以营为家。期门军在宫禁七军里地位最低,人数最多,又最穷,这次宫里放出来的下级宫女,多半都选了期门军的卫士为配。

    这些从六宫里出来的女子,虽然年龄放在十三四岁就嫁娶的民间风俗里来说,都是老姑娘。但实际上,她们有良好的教养,一技之长,容貌都不差。堪称同时代中的女子里的中上人品,就是多少有一点点环境造就的娇气,要的彩礼钱不低。

    我也是宫里出来的,明白她们的心思:她们要彩礼钱不是纯粹贪财,而是看对方有没有娶她们过门的财力和决心——都是宫里浸了十几二十年的人,远不像乡间的天真女子,以为真能有情饮水饱。不要求丈夫富贵,但也决计不能嫁家徒四壁、而又没有信心养活婆娘的穷鬼。

    期门卫的月俸有十五石,如果不是像张典铁三郎他们那样好武成痴,老爱往西市买刀枪剑戟,衣裳鞋袜磨损太快,偶尔也往章台那边走动,养个老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