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偷天 (第1/3页)
第六十四章 偷天 我拿了玉玺,伪造了四份诏书,然后将玉玺装进我的医箱底层,密密的封好,然后在执意追随我左右的几名学生里挑出两个忠厚守信的,让他们共同替我保管。 四份诏书都是以密诏形式发布,影响的层面有限,倒也不怕日后乱政。一份是以严极为统率,组织救驾;一份是诏令铁三郎联络忠于天子的中下层宫禁军头目,轮换值守的卫士;一份是令京兆尹将京兆府衙役派往长乐宫外戒严守备,长乐宫只许出不许进,除非天子持国玺往迎,任何人不得靠近,包括这些守备的京兆府衙役。还有一份,则是我为了在进宫以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而作的,关系不大,能起什么作用还不好说。 长安城的异变,触觉敏感如徐恪和扮成文吏亲自前来的豫州刺史苗轨都已经察觉,并且暗里组织了各种力量准备一探内宫,严极拿了这份诏书,找到苗轨、谢源等人两相合计,资源共通,宫内的局势登时大显明朗,当即订了一个救驾的计划。 越氏一党虽然清换了宫禁军的上层军官,又在长安城里笼络了许多无赖儿扩充禁军卫士,但真正知道他们所谋的亲信毕竟在少数,中层的军官只当宫禁的变化还是正常的政权更迭所产生的动荡,顺势而行,谈不上对他们有多忠心。铁三郎拿着伪诏过去,这些中级军官便又糊里糊涂的依令换防。 至于第三份伪诏,是我怕未央宫救驾的事一闹翻开来,越氏一党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会强攻长乐宫挟持太后。虽然京兆尹也不是那么可靠,但严极这三百铁骑连上南州、豫州押送贡品的两百壮士总共才五百能战之士,要救齐略,就救不得太后,只能撞运气。 四月二十八日,皇后的国丧孝期过了,民间的嫁女娶妇贺寿搬迁等喜庆之事开禁,赤术的婚期也订在这天。 赤术成亲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送了礼报名会来与宴的宾客名单,竟有万余人。家里没有这么大的场地,于是将宾客分流到长安城的各酒肆饭庄去。又因赤术本身没有官职,不能越礼,选用的酒肆饭庄都是中小规模的,如此一来宾客们坐落的酒肆饭庄竟达千余家。整个长安城从横门到戚里一带,受这场喜宴影响,人流涌动,热闹非凡。 我受过新人的礼后,便借口代替新人赴各酒肆饭庄谢客,告别了老师,赶到杜康酒肆。 杜康酒肆里,乔装已毕的严极、苗轨、谢源等人早已坐在里面,气氛凝重。我换过备好的衣服,汇合严极挑出来的四名身材矮小,容貌清秀,易于乔装的亲卫往未央宫而去。铁三郎早已做好准备,远远的认清服饰,便派了武子过来接应。 我看到武子面有忧色,举止十分不自然,担心他会被人瞧破行藏,便微笑开慰他:“今天也往日也没有什么不同,你不用担心。” 武子叹道:“云姑,我们当兵打仗吃粮,脑袋是悬在裤腰里的,倒不至于把生死看得太重。我担心的是你…我们的势力进不了椒房殿,那里面接应的人真的可靠吗?” 未央宫的上三军早已被齐略抽去与楚国对峙,凤翔军则被越氏矫诏调去了给大行皇后修建陵墓。宫禁空虚,因此越氏极力拉拢期门卫。可期门卫对越氏来说毕竟还算不得心腹,势力所及的范围有限,真正的心腹之地,却是由越氏调了其本族族人任地方官时的嫡系亲卫过来戎守。 越氏的这些亲卫战力不见得强悍,但却有足够的忠心。武子的担忧和陈全的提醒一样,我不是没有想过。但救齐略本就是件冒险的事,如果这样的好机会都不抓住,以后是想都不用想了。 “若不可靠,我也不会进来了。” 未央宫占地五万平方米,里面道路四通八达,很快便望见了椒房殿的飞檐。武子将我们送到约好了接头的一间宫女值房里,再确定了一下出来时的接应方案,便退了出去。 在小屋里等了不久,就听到外面一阵叽叽喳喳的女子说话声,八名宫女一边说话,一边走进来。躲在帷幕里的卫士看准机会,认清没带接头信物的四名宫女,一跃而出,在她们的惊叫还没冲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勒断了她们的喉咙。 另四个宫女虽然早有准备,但面见同伴死在眼前,还是不自禁的吓得面色大变。我自袖笼里取出一只小瓷瓶,用小指沾了些里面的粉末,抹了点在她们鼻端,等她们放松下来才道:“时间紧迫,我们先换衣服化妆吧!” 这瓶药是我当麻醉剂用的东西,最佳效果是皮下注射,少量的鼻腔吸入能使人的紧张的情绪松驰。四名宫女在药物的帮助下放松下来,指挥着军士藏好尸体,给他们换上女装,施以胭脂,然后按照原计划分出一人先去报信,另三人领着我们往椒房殿走。 椒房殿外面戒备森严,我们一路行来,又换了两次身份和装束,才扮成阿监在内应的接应到了椒房殿正殿外。好在今日还是大朝会的日子,越姬等重要人物都去参与朝会,椒房殿外面守备森严,里面却相对放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