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搬家到坡 (第3/3页)
外在找房子。万一弄出事来,怕谁都不好交差。” 尹懋这么一说,余哥就没话说了,如果让德志来劝说,恐怕要到明年还解决不了。 走了几步,没发现房屋出租,走了十几步,还是没有。三峡移民,老县城将要被升起来的江水淹没,许多人要搬走,县城还在建设中,不能解决所有移民的住房问题。只有在外租房了,造成现在的房子紧张。 再走了几步,发现门口贴了小广告,房屋出租,留了电话,德志拨通了电话,尹懋和余哥用电话跟家里人联系得较多,找房子、办公事和项目沟通都是德志负担。德志并没有拿到额外的通讯津贴,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其他人报了电话费,自己用,给家人、办私事,都用得心安理得,毫无愧疚之心。 接电话的是一位中学老师,他说:“马上过来。” 这位中学男老师,小个子,戴眼镜,看起来已经过了半百的年纪,他问:“是你刚才跟我打电话吗?” 德志说:“是的。” 男老师说:“我是信陵中学的老师,姓贾。” 德志说:“您好!贾老师。” 贾老师说:“你们是干什么的?” 德志说:“我们是一家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小城做了两年多项目了,以前在西坡住,现在的房东的儿子要结婚,需要用房,就不出租了,我们才问您的。” 贾老师说:“哦,原来是这样,你们是做好事的啊。你们在那里实施项目呢?” 德志说:“在虎坡村。” 贾老师说:“是丘湾乡下边的虎坡村吗?” 德志说:“嗯,就是那里了。” 贾老师说:“我老家在沿渡河,离虎坡村不远。什么时候把项目做到我的老家呢?” 德志说:“这个不太清楚。争取吧。” 尹懋和余哥见德志和贾老师聊得火热,他俩站在那里无所事事,特别是余哥,急的走来走去,他终于忍不住,说:“贾老师,你要出租什么房?” 贾老师说:“我差点忘了,你们要先看看房子吧。” 德志说:“好的。” 接着,他们一起进了屋,还有地下室,那算是一层,一层之下还有一层。因为是沿着山坡建房,立体的房屋构造。中间是一方天井,可以有充分的采光。 一楼可以说是地下室,加上上面的四层,共有六层。贾老师说:“这房子是请专家设计的。你们看怎么样?” 德志说:“很好啊,水平很高,住起来肯定很舒服。” 贾老师说:“这房子才建好,还没来得及出租,你们是第一批房客。” 德志说:“那房租怎么算?” 贾老师说:“按照现在的市价,楼上楼下,租的话一年4500元,先付钱,再住房。” 德志算了一下,比刚才看的那一家要省钱多了,幸亏没有决定在她家租房。那一家只一层,三室一厅,一年是6000元,很不划算。 德志点点头,说:“这房子不错,到处都是新的,连楼梯上都铺了瓷砖,我们先商量一下,如果租,我就跟你联系。” 贾老师说:“不错。我还有课,你们商量好后跟我联系。我在每天12钟关机,早晨7点开机。” 德志说:“那你去上课吧。” 离开这里,尹懋和余哥都觉得这房子不错,价格也合理,德志和他俩一商量,都同意了,于是决定租这房子。 在门口,有一位老人坐在那里晒太阳,他说:“我是贾老师的岳父,你们先看的那一家,是个寡妇。” 尹懋说:“我们知道,她说她死了丈夫。” 老人说:“我是人民教师,也退休十来年了。我不爱说谎话。你们先前找的那家房子,我也看到了。你们不是最先来看她的房子的,也不是最后来的人。她作风很不好,又贪财,许多房客住了不到一个月,就退了房。我家的这房子是不想出租,考虑到我和我老伴住这里太孤单,没有人气,才想热闹一下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我家,让人们进来增添人气,至于赚钱不赚钱,那不是主要的。” 德志问:“你们的退休工资很高吧?” 老人说:“不多,养活我老伴没问题。” 德志问:“我想知道隔壁女人的先生是怎么死的。” 老人说:“她和她丈夫因小事生气,她想不开,要跳长江,他去追,去拦,说:‘我爱你!’她就说:‘如果你爱我,就去死!’那男的说:‘死就死。’结果男的就跳了长江,再也没有打捞到。那女人没有跳长江,也没有停止寻找新欢,我经常看到,女人死了男人之后,得到了房子和存款,另外,她常带着男朋友回家,三天两头换一个,真是个伤风败俗的女人,幸亏你们没租她的房子。” 德志知道老人话多,没有时间听他说得更详细,就说:“我们还有事,那边的房子要退,还要收东西。以后再和你聊天吧。” 老人说:“好的。你们去忙吧。” 德志他们辞别了老人,步行到原住处,因为是下山,不用沿着公路走,直接走下去,省掉了很多盘山公路,倒还近得多。 行李不多,家具没几个,收拾起来不费什么力气。弄完这一切,德志想给县民委打电话通知一下搬家的事。尹懋说:“算了吧,人家对我们根本都不感兴趣了。说了,又有什么用。弄完这最后一个项目,我们肯定要搬到别处。” 余哥说:“对,不用对他们说。他们没把我们当人,我们干嘛要热恋对冷屁股呢?” 德志只好打消了念头,想想现在的人多么势利和现实,有钱赚就理,没有油水可捞,就干脆放弃,不用自找麻烦。万局长的逻辑就是,拿了政府的钱,就替政府卖命,有钱赚就成,拿了基金会的钱,可以为基金会办点事,吃吃饭,是比较适宜的。不能赚着面粉的钱,出着贩卖毒品的力,如果那样,岂不亏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