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四太子临朝 (第2/2页)
,天降大雪,滴水成冰。 诸人跺去脚上的雪,在大殿上寒暄一阵,有内侍喊道:“肃静。”大伙儿都知道皇太子要来了,忙都按班站好。 乐伽楠的脾性与圣聪帝不同,他每日上朝理事的时间通常只有半个时辰,诸臣都是相当乐意来略站一站就解决很多事情的。 诸臣朝拜后,太监没有像往常那样说“有事上奏,无事退朝”丹陛上侧面而坐的皇太子直接开口道:“诸位大人,胡奴日益猖獗,经常夜袭我朝边陲城镇,悼武将军系小王嫡亲舅父,也死于胡奴之手,小王甚是气恼。日前已经上书父皇,欲带三万兵马奔赴北疆支援前军都督府。父皇已有旨应允,不日即将回京,有哪位将军愿为副将与小王同往?” 有昭勇将军陆裕善、昭毅将军许会、怀远将军周文翰、明威将军翁烽等皆出列跪请随军出战。 当下乐伽楠便点了这四将去督备冬衣、棉被、战车、粮草等等物资,准备等圣聪帝回朝便挥军北上。 楚仲逸也是热血沸腾,出列坚持请求随军出战。 乐伽楠知道他武艺高强,只是道:“楚大人虽系军中人,但此时统领虎贲卫。此系天子卫戍亲卫,没有父皇的旨意,小王不敢擅自做主,你若有此报国之心,且等父皇回朝,自去请旨。” 楚仲逸伏地称是。 乐伽楠巡视群臣道:“哪位大人还有事要上奏?” 礼部尚书程凤鸣持笏出班道:“臣有本上奏。” 乐伽楠道:“奏来。” 程凤鸣道:“年关将至,分封在各地的王侯皆上表要派人来京送年礼。每人所带的随从及进京典仪想奏请太子示下。” 乐伽楠英眉一挑,暗骂一声:“老迂腐!”面上却只淡淡地道:“这些自有旧例可循,何需奏请小王。” 程凤鸣还道:“只是今年桂王与颍国武顺公是亲自上京,东海王派遣的是世子,另外有周王、诚王派遣的是王子,几位在外的大都督派的是…” 乐伽楠终于打断他:“程大人,莫非与往年有大不相同?” 程凤鸣摇头:“每年都会有王爷亲自上京朝贺,也有世子王子等来的。” 乐伽楠又问:“莫非程大人接待不了?” 程凤鸣忙跪下:“此是老臣份内之事,只是今年人多些,经费…” 乐伽楠忽然道:“程大人年纪大了。”顿一顿,遍扫群臣,道:“小王有句话,诸卿一起听好。即使礼部,也不表示可以礼仪之名小题大做,在小王看来,天下唯百姓民生为大事,其余事体,尔等本着清廉公正之心,自可做好,若心不正,方会生出事来。礼部两位侍郎大人尚不至于老迈,当思变革繁琐浪费之典仪,让程大人早日告老还乡。” 礼部两个侍郎连忙出列称遵旨。 许多官员都知道皇太子素来讨厌铺张浪费,且不甚注重礼仪,这程老儿还要来触霉头,众人都暗暗好笑。 户部右侍郎便出列奏请北方各省防寒过冬等事宜。 乐伽楠道:“具本上奏。各地有什么好法子老经验,你等统统于明日前列上来待小王定夺。” 有那些偷懒的官员看户部奏一个事就给自己讨了要忙个通宵的事做,都闭了口。 乐伽楠一一看在眼里,向吏部尚书道:“张大人。” 张尚书忙出来躬身道:“臣在。” “日后官员升迁调补考绩之时,要定上一条。”乐伽楠缓缓道:“小王最恨尸位素餐之人。在朝的京官,每月里上朝和平日上奏都从未有对本职事务提出任何建议和看法的,不得升迁。半年以上没有任何表奏的,停职候补。地方官按例推论。御史台监督此事。” 张尚书与御史大夫忙称领旨。 平日里偷懒的官员此时都冒出了冷汗,像文乘龙等勤奋的官员则暗道皇太子厉害,逼得所有的臣子自己给自己找事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