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冥魔获宝 (第5/6页)
定。 不是朋友,就是仇敌;癞龙会把九州冥魔看成竞争的仇敌,双方必定发生争利的龙争虎斗,他可以渔翁得利,所以他也停止再和癞龙继续缠斗。 各怀机心,等长歌慑人的强敌视身。 没有人现身,他失望了。 先下手为强,这是制胜的不二法门。 一声怒啸,他挥剑向癞龙扑去。 这次,该分出胜负你死我活了。 两方的人,皆不知道九州冥魔已经到了片刻。 几乎在同一瞬间,人熊的六位同伴,以全力卯上了,轻功提纵术发挥至颠峰状态,冲势令人目眩,以人熊的怒啸作信号,向对面的人丛挥舞刀剑猛扑。 暗器同时发射,发起奋不顾身的舍命攻击。 癞龙上当了,以为人熊的六同伴,要守住堆放的鞘袋不敢离开,保护鞘袋至为重要。等发觉上当,已慢了一步,失去主动战机,刹那间双方便短兵接触,血rou横飞。 暗器向人丛发射,几乎可以百发百中。 “铮”一声狂震,刽刀崩开了剑。 柳叶刀悄然乘隙电射,没人癫龙的肚腹。 一声沉叱,人熊的剑把也在癫龙的左太阳xue着rou,剑把的云头击裂了颅骨。 同一瞬间,超越的同伴一刀劈翻抢出的倚天刀客。 好一场激烈的大搏杀,呐喊声与号叫声惊心动魄。 地主的豪霸与天下级的江湖之雄,本质上毫无疑问差了一段距离,这也就是癞龙不敢贪心一口吞的原因所在,只希望能胁迫人熊交出四只鞘袋,并不想付出重大代价,与人熊七个高手名宿生死相见。 片刻,又片刻,血腥刺鼻,呐喊声渐弱。 没死的人一哄而散,树林中尸体横陈。 重伤垂危者的求救声,引不起任何人的怜悯。 人熊浑身浴血,身上有四处创口,幸好都是轻伤,只是精力将竭,坐在一株大树下喘息,庞大的身躯像在崩涣,握剑的力道也似乎没有了。 身旁还有两位同伴,也快濒临崩溃边缘。 另四位同伴,永远起不来了,死伤过半,这一仗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鞘袋得以保全,老天爷怜悯他们。 “我们所…所付的代…代价太…太大了。”人熊说话有气无力,语气充满愤怒和悲哀:“咱们七…七个一代之雄,被…一群二流的牛鬼蛇神,杀掉我们一半以上的人,我…我有何面目向…向天下同道解释我的无能?我好恨…” “曹兄,不必自怨自艾了。”一位同伴叹口气劝解:“癫龙其实是真正的地方强龙,真才实学足以称一流高手。比起四海牛郎来,咱们已经很光彩了。他是被地方强龙几乎吞掉的,几乎全军覆没。老大,咱们还剩下一半人呢!不必唉声叹气怨不幸了。” 野林中遗尸十六具,还有重伤濒死的六个人。算起来,他们已彻底消灭了癫龙这一群地方强龙。 四海牛郎和阴雷豹,都是被地方强龙击溃的。虽然笑孟尝是天下级的高手名宿,但所有的人仍是地方上的朋友子侄。 “去找他们的坐骑,没有坐骑咱们走不了。”人熊挣扎而起:“几位老友的遗骸,也得用马驮走择地暂厝,得先回丰县…咦!” 他几乎要跳起来,急急扶树摇摇欲倒。 不远处,冒充九州冥魔的大汉,支着打狗棍倚树向他微笑。在他眼中,这微笑可怕极了,像饿狼逮住了小羊羔,张开大嘴流口水准备致命一咬。 两个同伴也心胆俱寒,脸无人色。 “你们别慌。”大汉和气地邪笑:“九州冥魔照惯例晚上才动手,这次也不例外。你们好好歇息恢复元气,喝口水补充耗掉的汗水,届时该已天黑了,我再和你们把债务算个一清二楚。” “你…你不要乘人之危。”人熊胆寒地说:“你…你真是九…九州冥魔?” “有何不对吗?” “你不是…” “天一黑,你就知道是与不是了。” “算我有眼无珠,无意中冒犯了你,我道歉,我…” “我是魔,不是侠义英雄宽宏大量。” “你要怎样?”他咬牙大声问:“杀掉我?报过于施,太过份吧?” “我一点也不想杀掉你,九州冥魔对杀人兴趣缺缺,除非那人实在该杀。” “那你要怎样偿还你受辱的债?” “我要那些东西。”假九州冥魔指指那堆鞘袋马包:“你们走,便算偿还所欠的债务了。” “不行我…” “不行也得行。” “天啊!我…” “我就大发一次慈悲好了。”假九州冥魔站正身躯:“你们现在可以自己拿,拿多少算多少。马上拿,现在就拿,快!迟了承诺作废,动手!” 三个人真力已竭,双腿无力,手上发不出十斤为道,能拿得了多少?““快!我叫数十,十声落你们没将鞘袋提起离开现场十步,承诺作废。现在,准备,走!走!走!” 叫数是从三人到了堆集处起算的,三人怎敢不走?能拿一个算一个,总比一无所有强。 人终于濒临绝境而又有一丝生机,是会选择那一丝生机的,以后如何,走一步算一步再说。 人熊是连走带爬到达堆集处的,两同伴也好不了多少。 “开始计数。” 假九州冥魔早就到了,声如乍雷“一!二!三…” 三人站都站不稳,能提得起多少重物? 鞘袋是两只以皮带互相扣牢的,以便系挂在鞍前两侧,份量不轻,提起一只勉强可及,提两只就难以胜任离不了地。 来不及解扣了,三人总算不笨,相互扶持站起,始了两只鞘袋,推推挤挤仅走出五六步,哀叫着跌成一团,爬不起来了。 “鞘袋放下一个。”九州冥魔高叫。 “阁…下…”人熊快要崩溃了。 “好吧,我不是小气的人,通融一次两个鞘袋算你们的了。” 三人突然产生神力,相搀相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