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回赠宝 (第7/7页)
欢喜,特别是这位表姐,喜怒形于色,决没有半点掩饰。性情如同男子,十分豪爽。 化子爷道:“听见了么?武当的好汉,今夜还要不要拼杀一场?” 彭俊窘得不知说什么好,想起到沈家挑战的情形,愧疚万分。 表姐道:“上次到沈家挑战的就是你小子,伍爷爷要不是看在武当你师傅面上,那天你还能安然离开么?当英雄就可以不分是非?就可以听信人言乱打一气?” 彭俊红着脸,低着头,像个挨训的娃儿。 剑心道:“这也难怪彭兄,三大派一口咬定,天下还有几人不信?” 疯丐道:“化子爷就不信!” 剑心道:“帮主独具慧眼,岂同一般人?” 疯丐乐道:“知我者,没影儿的小郎中也!化子爷有赏!” 表姐一撇嘴:“你有什么赏人家的?” 疯丐从怀中摸一阵,还居然摸出个小玉佩出来,随手就递给了李剑心。 剑心接过一看,透绿晶莹,十分艳丽,正面有个“令”字,背面是个“符”字。 表姐无限惊讶:“你疯了,怎么把丐帮的最高令符给了人家?” 剑心一听,方知此物的价值,连忙双手捧还道:“这个符是贵帮信物,在下不敢领受。” 老化子眼一翻:“怎么,你不要?” 李剑心道:“不是不要,是不敢要!” “你知此令符的用处么?” “不知。” “持此令符,丐帮弟子任你调动,见符如见帮主,谁敢不服?” “这…小子就更不敢要了。” “老化子给你时你可以不要,你既然接过去了,那就是你的了!” 表姐道:“小郎中,给你就收起来吧,这老化子平日吝啬得很,他常到我们家白吃白喝白拿药,可从来也没舍得给点什么,今日难得大方一回,你就成全了他吧!” 化子爷十分高兴。赞道:“知我者,小淑玉也!” “呸!谁知你了?只不过你经常来家混吃混喝混药,姑奶奶见得多了而已!” 美玉推推淑玉,道:“表姐,爷爷最高兴的就是见到化子爷爷了,你别这么说,化子爷爷会不好意思的!” 疯丐道:“对嘛,化子爷一不高兴,就不上你家去了,你爷爷不气死才怪!知我者,小美玉也!” 李剑心和彭俊都笑起来。 淑玉一伸手,递到化子爷鼻子底下:“拿来!” 化子爷一愣:“什么呀?” 淑玉学他声调:“知我者,…也,知你者现有三人,你给了一人赏赐,我和美玉给什么?快拿来!” 化子爷为难了:“这个符只有一个呀,要不,你们轮着要吧!” “呸!谁要你的令符?令符一取出来,就会招来一大堆老化子、大化子、小化子,呸呸!恶心死了!” “别的没有了呀,化子爷命苦,天天讨饭、哪有…” “别罗嗦,给是不给?” “这…”“以后还想拿我的药么?吃我炒的菜么?” “表姐,别为难…”美玉劝道。 “不行,人争一口气,他不给,不是小瞧了咱们吗?” 疯丐无可奈何。又把手伸进怀里,小心翼翼掏着探着,十分不情愿地把东西掏了出来。 众人眼前绿光一闪,只见化子爷手心上攒着两只绿玉戒,晶莹闪烁,十分贵重。 淑玉大喜,伸手就抢。 她抓了个空。 化子爷手缩得好快。 淑玉一拐手,揪住化子爷的胡子。 化子爷大惊,叫道:“我不是不给呀,是有话说。” “拿来再说!” 化子爷只好把戒指递出,道:“有话申明在先,化子爷给姑娘们的嫁妆提前给了,以后可别缠着再要第二次,化子爷穷呀,可经不起讹!” “呸!”淑玉啐了一口,脸也红了。 戒指到手,姑娘们放在手上把玩。 李剑心将玉佩捧在手心里,不知怎么办才好。 化子爷道:“还不快收起来?” 李剑心只好谢了。 化子道:“武当小子,你来五台干什么?” 彭俊道:“奉师兄命赴恒山联络,商议对付五梅门一事。” 化子道:“五台山血案发生,化子爷正远走关外,这回也是来瞧瞧。好,恒山这场热闹算赶上了!” 淑玉喜道:“我姐妹运气好,一块走吧!” 美玉道:“不成啊,爷爷等我们的药呢。” 化子忙问:“什么药?” 淑玉道:“没你的份,爷爷要配制的一种增长功力的药,还差三昧,这五台山北台上有,我们明日采完不就行了?迟回几天有什么要紧?又不是等着救人。” “药是给谁吃的呀?”老叫化子一副贪婪相。 美玉道:“给沈家jiejie。” 淑玉接道:“给沈家妹子服了增长功力,明年好收拾这武当小子呢。” 彭俊听了暗暗惊心,明年的麻烦还多呢。 李剑心道:“在下明日陪二位采药去,好么?在下自己也要采些药呢。” 淑玉道:“有什么不好,去就去。” 老化子道:“你们统统去吧,老化子也省了心,在恒山等你们。” 淑玉道:“你不是省心,是省钱.生怕吃你那几两银子。” 说着站起来,姊妹俩回房歇息去了。 剑心问:“这两位姑娘的爷爷是谁?” 化子道:“你们郎中的祖师爷,人称‘起死回生’常冲,听说过吗?” 剑心道:“听说过,伍老爷子还把我当成他老人家的弟子呢。” 化子道:“待以后化子爷带你去拜师,你的长进可就大咧!” 剑心连忙称谢。 当晚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早,化子爷已不知去向,四人便往五台山最高的北台叶斗峰奔去。 李剑心早就想炼制固本培元的灵药,以助父母和高威等年轻小侠练功,增长功力,今天是个好机会,心里十分高兴。 一天采摘下来,四人相处已十分融洽。相约又到西台挂月峰去了一趟。几天下来,收获甚丰。 彭俊不懂药草,就替二位姑娘拿药,常淑玉戏称他为“挑药童子”他也乐于以此自居。 第五日,四人便往恒山进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