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回魔巢温柔乡 (第1/7页)
第十一回 魔巢温柔乡 丐帮帮主为何迟到中秋之夜才赶到? 原来他赶到太原去调集人手,而太原分舵的高手并不都时时在太原,便传下召集合。他便火速返回,而他调派的人手,则在四更天赶到,此时战云已散,五梅门已遁走。 不过,这帮人并非没有了用处,以丐帮太原分舵舵主伏虎棍张矩为首的十名高手留在道观护法,其余三十名则分散到浑源县城及周围。作为暗桩观察动静,防敌方再次来袭。 以病丐的看法。这样可能性极大。 青松道长不敢懈怠,令门下清扫了后山山洞,囤积了粮食,以备万一之需。 李剑心当天运气打坐,他除了内伤,还有五海阴阳掌的毒伤。 他以元阳神功慢慢炼化了奇毒,但他并未恢复功力。 可是,受伤的彭俊、杜华选、青云也极需抢救。他只好勉力为之。 首先,他将三人的毒都吸到铁杆上,其次,每天以元阳神动分别炼半个时辰,三天后治好。 他治好了别人的伤,自己却亏损过甚。 就在他将针从最后一个人身上取出时,竟昏倒在地。 三天三夜他粒米未沾。 三天三夜他都未曾醒来。 常氏姐妹想尽了办法,最后合着眼泪,要回五莲山去请爷爷。 疯丐束手无策,青松道长愁肠百结,彭俊等三人则痛心疾首。 整个恒山派在为他祈祷。 整个恒山派在为他焦心。 也许是帝君显灵,也许是他命不该绝,第四天上午他居然醒过来了。 他虽然醒过来,也不过是有口气。 他虽然有口气,也不过是活着而已。 他像一个垂危的重病人。 他像一盏即将油尽灯灭的风灯。 疯丐断然决定由彭俊和常氏姊妹迅速赶回山东五莲山,请出爷爷起死回生常冲。 常冲是唯一能救李剑心的神医。 常冲能救的只是生命,而功力却不是能治得恢复的,这点疯丐心里明白,李剑心不能再叱咤风云、不能再降魔伏妖,一身惊人的功力竟这样失去了。 病丐真的要疯了,他感到噬脐莫及,与其让李剑心耗尽内力去救伤,不如拿三条命去换回李剑心的功力。 这想法冷酷无情么?怎能如此草营人命?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佛有度人之心。 但是,失去了李剑心的功力,就失去了抗击五梅门、四凶禽的中流砥眼柱。 放眼当今,有几人达到了如斯功力? 失去无影使医,跟着就会失去更多的武林高手,更多的无辜生命! 然而,已经晚了。 十五天后,城里出现了陌生的武林人,其中最惹眼是一个胖和尚和一个瘦老头。 整个恒山流的人立即行动起来,把守好交通要道,准备好应付方策。 丐帮秉帮主钧旨,收回城乡布哨的子弟,只留下十名游动。 为了李剑心的安全,将他从观后秘道送入洞中,由丐帮太原分舵舵主伏虎棍张矩亲自守护。 两天又过去了,城里惹眼的人越聚越多,可他们并未上恒山侵扰。 他们在等什么? 或许是首脑人物还未到来。 或许是还未把恒山情况摸清楚。 但是,不论何种情形,他们很快就会进袭,一点也不能松懈。 这天早上,青松道长得报,有一伙人向山上来了,突被一伙黑衣人袭击,上山的人中有两位姑娘像是常家姐妹。 青松道人立即下令青云青林带三十弟子去接应,自己和病丐随后赶到。 可是,他们还未到达出事地点,客人们已杀退贼人,正往道观而来。 大家见面,分外欢喜。 这一拨客人有:常庆姊妹和爷爷起死回生常冲。彭俊、杜华选、沈志远、任继发、沈竹青及鼎鼎大名的苍山独夫伍云。 阵容如此强大,敌方岂是对手? 更让大家高兴的是,下午又到了第二拨客人,领头的居然是威震江湖的武林一丑关村夫,余人是金汉斗、金丽妹、赵魁。 恒山派上下,鸟趋雀跃,欢欣鼓舞。 名闻遐迩的武林异人,风云际会,齐聚恒山。这将是恒山派的殊荣,也是武林的一段佳话。 要知这四位异人,年龄已届古稀,各自行走江湖很难见到一面,平日见一人都难,莫说四人一起集会在一起了。 为什么如此之巧,伍云和关村夫都来了呢?这得分开叙说。 先说常年姊妹和彭俊、杜华选。他们下山后购了马匹,日夜兼程赶往五莲山,途中勤换马匹,睡眠很少,七天就赶回了家。 常冲及历云等人听了常氏姊妹的叙说,仅都惊骇万分。 李剑心居然能和五梅魔君拼个两败俱伤,而且李剑心还略胜一筹,没有当场倒下。 难得、难得!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也!起死回生常冲把须长叹“重伤之后不顾复原,为救治旁人而耗尽功力,此真英雄也,可敬、可佩!” 常淑玉跺脚道:“爷爷,有没有救啊! 常冲略一沉吟,道;‘待爷爷诊脉后,方能作出判断。” 沈志远道;‘李公子为人侠义,在下一向敬佩,此次恒山一战,替他,也替我们洗清了不白之,在下拟同前辈一同前往探望。 沈竹青从听说李剑心受伤起,心中就忐忑不安,如坐针毡。 自从和师傅来到五莲山,她就常常感到怅然若失、迷离恍惚,她发觉自己在思念着一个人,这个人居然是她恨得咬牙的李剑心。 她感到大吃一惊。 不,决不会,别人不想怎会想他? 他有什么好的,傲慢、瞧不起人,阴险、不坦率、不诚恳、自私自利…即使他不是个东西,可她还是想他。 这样从恨极到爱极的变化,她在彻底弄清之后,也震骇莫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了练功,服药,她就拼命想弄清楚,是恨李剑心还是“不恨”李剑心。 打从和李剑心见第一面以来,他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希望他像别的公子爷一样,对她奉若神明、顶礼膜拜。可是,他如继骜不驯、自视甚高,如果是别的人对他这种态度她顶多不睬不理、睦之以鼻罢了,犯不着生多长时间的气。但李剑心如此对她;她却倍感受不了而且时时耿耿于怀,她就是想要他拜倒在石榴裙下,成为不二之臣。她越是这么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