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繁华_第六章引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引狼 (第3/10页)

军,已经探明了。前方确是有一支骑兵正快速而来。流民都在往这边过来,他们说那是匈奴人,一路杀了不少人,也抢了很多东西。我们留了一半人继续往前方刺探。”

    “匈奴人?”连秀表情僵硬“他们如何会入关到了这里?”

    引狼入室…江载初心中猜测成了事实,良久,方道“派使者去永宁城见守将。”

    永嘉三年六月。

    帝国的乱局到达顶峰。

    元皓行、景贯率晋军由京城潜行至长风城下,本欲趁江载初毫无防备之下夺回重镇;未想江载初兵分两路,亲自率领麾下精锐骑兵直取京师而去,在离京师百里之外,突遭变故。

    匈奴骑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出现在帝国内,一路烧杀抢掠,往南方而来。

    而此时,京师皇城内,亦是一片乱象。

    紫宸宫内,太皇太后周氏接到各地传书,脸色铁青。

    丞相周景华额头上冒出了汗珠,欲要解释,却听上边重重哼了一声:“不是说付佣金就足矣么?!这群蛮荒之人却四处烧杀抢掠,这样下去如何收场?!”

    “左屠耆王冒曼已派使者传来讯息,他们已经赶往永宁城了。”

    “呵,那这是什么?”太皇太后将手中奏折往地上一扔“你自己看!”

    周景华膝行上前,捧起奏折读了一遍,汗珠从脸颊往下颌滚落:“这,这?”

    “他们为何分出一支骑兵直往京城而来?!”太皇太后大怒道“这些匈奴人是何居心?”

    “借兵之时约定了酬劳为五万金,剿灭逆贼江载初,他们便如约出关,我想必是哪里有了误会。”

    “误会到南方与北方不分么!”太皇太后大怒“你即刻派人去喝止他们不得再行前进!若是入了京畿重地,格杀勿论!”

    “是,是!”周景华正要起身,忽道“太皇太后,若不是元皓行将大部军队讨去南征,我们也不会落到这般左右难以为继的地步!”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通报声:“陛下到,太后到!”

    太皇太后坐着未动,只是看着小皇帝快步跑来,嘴角露出一丝和蔼的微笑。

    “皇祖母。”小皇帝行了礼,方才对周景华道“周大人免礼。”

    太皇太后将四岁不到的孩子放在膝上,淡淡抬眸望向年轻的太后,等她问了安,方道:“不须多礼。”

    太后不过双十年华,鬓发如云,红唇嫣然,却如同往常一样,穿得很是素淡。她望向太皇太后的眼神总是含着一丝怯意,轻声道“母后,我带皇帝来给您请安。”

    太后眯了眯眼睛“你兄长如今在何处?”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太后怒气涌上来“你不知道却还偷用皇帝的玉玺,放你兄长去南边?!若不是他和景贯带了几万人马去了长风城,我们又何至于落到这般窘迫的境地!”

    太后原本就性子柔弱,素来有些惧怕太皇太后,此时骇得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小皇帝见母亲跪下,连忙从祖母膝上爬起来,同母亲一起跪到地上“皇祖母不要生气。舅舅去南方,是孙子同意的。”

    眼见这个唯一的孙子眉眼无不肖似自己的儿子,太皇太后听着孙子稚气的话语,终究还是心软了。

    “元皓行虽是你舅舅,却也是你的臣子。”她讲孙子招到身边,平静道“以后有记住这一点。”

    “是。”

    “当年你父皇便是心太软,将那逆贼当做了弟弟!”想起往事,太皇太后心中的恨意便难以止消。

    太后跪在地上,含元殿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她愈发不敢说话,将头沉得更低。

    “周大人,你以陛下的名义发急诏给元皓行,令他立刻班师回朝,勤王救驾!”太后想了想“诏书并发金牌,若是不回,以欺君罪论处。”

    周景华微微一喜,忙道:“是。”

    “匈奴骑兵你务必与他们首领联系,不得再靠近京畿重地。”太皇太后嘱咐道“事成之后,女子玉帛金银,哀家自不会亏待他们的。”

    永嘉三年发生的种种事端中,最为影响深远的便是这一桩。

    晋朝太皇太后周氏主政,朝中大小事务由其亲侄周景华主持。趁着御史大夫元皓行及兵部尚书景贯南征之时,周景华献策,以匈奴左屠耆王冒曼部下近十万人为佣兵,酬以金银玉帛而入中原,意图剿灭江载初之乱局。太皇太后以为然,引匈奴人入关。未料匈奴人入关后,撕毁与晋朝的协议,大肆掠夺,无恶不作。一时间北部中原流民失所,烽火连连,史称“永嘉胡乱”

    《御繁华》在当当、京东、卓越上已有预售,搜索书名就好,大约月底就会全面上市。谢谢大家大半年的陪伴,也谢谢大家忍受我忽更忽不更的诡异频率。

    这篇文构思来自去年年末独自一个人去九华山的旅途中,也不知道我当时是用一颗怎样胡思乱想的心踏遍九华诸庙的,╮(╯▽)╭

    结局是HE。

    我私心是很喜欢江载初的,不过更爱维桑,哈哈。

    全文完结时有点不舍,后记里补充了一句“想来真觉得有趣,帝王将相,爱恨辗转,一世兴衰,都在这薄薄的几百页纸中。”

    这好像是我第一本出版的古代小说,有很多疏漏和不足,谢谢大家的谅解和支持。

    唔,如果想要更确切的消息的话也可以关注我的围脖。

    而当此时,江载初也好,元皓行也好,却对此事一无所知。

    帝国的乱局,到达了顶峰。

    此时永宁城外,正式探明了确实有匈奴骑兵后,江载初索性不再掩饰行踪,列阵于城下,等待使者从城内回来。

    城头火把将半边夜空都照亮了,岿然未动的城门渐渐裂开一条缝,三骑马从城门中疾驰而来,临时搭建的主帐中江载初听到侍卫来报:“上将军,派去的使者回来了!”

    “见到宋安了吗?”江载初注视着底下站着的使者,许是因为急急赶来报信,他的风帽尚未摘下,面目掩在阴影中,叫人看不清样貌“前线逃回来的难民情况如何?”

    使者叹了口气,并未回答,只是缓缓摘下了风帽。

    一张颇经风霜的脸,两鬓都已斑白,却双目炯炯,望着江载初,神容复杂。

    “宋将军?”江载初刷地站起“你——”

    当年含元殿一剑,洛明帝薨,江载初被老部下们劫出了京城,这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