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记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4页)

    第一章

    下午七时,亚热带的夏季天空还未完全暗下来,这正是所有人归队回家的时候,麦承欢下了车一抬头,只见整座屋村灯光已亮起一半,那幢廉价租屋看上去如同挂满珠宝璎珞的宝塔。

    她从来没有第二个家,她在此出生、在此长大,一直没有离开过。

    承欢与父母及一个弟弟同住,麦宅面积虽小,设备还算周全,最幸运之处是窗口面对南中国海,天气好的时候,蓝天碧海,一望无际。

    初搬进来,许多亲友都讶异了“廉租屋竞有此美景,真是政府德政。”

    这政府的德政还不只如此,承欢自小学到大学,从未付过一毛钱学费,全免,毕业后,名正言顺考进政府机关做事,回馈社会。

    麦承欢的世界愉快、健康、欢乐,她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都会成长期的阴暗面,她只享受到它健全成熟的制度。

    她代表幸运的一代。

    今日与往日一样,她从办公室回家,刚好来得及吃母亲煮的可口家庭菜。

    在电梯中她已碰到相熟的邻居,像麦家一样,他们也在此地住了好几十年。

    承欢听见黄太太朝她打招呼,并且打趣说:“你们早是富户了,还住在此地?必是贪风水好,所以你同承早都会得读书。

    承欢但笑不语。

    承欢老觉得不说话是最佳社交礼貌,这些太太的言语背后往往又有另一层意思,赞美固然不假,挖苦却亦有诚意。

    对长辈要客气,宁可他失礼,不可我失态。

    另一位甄太太也说:“承欢,你妈刚挽了一大篮菜上去。

    她的小孙子伸手来拉扯承欢手袋上的装饰穗带,甄太太连忙阻止。

    “喂,”’她大声说“那是名牌手袋,切莫弄坏,”停一停笑“是不是,承欢?”

    承欢见电梯已到十七楼,连忙笑着道别,一个箭步踏出去。

    母亲打开了门正在炒菜,一阵香直扑出走廊,承欢深深吸气。

    谁说这不是人生至大安慰,下了班回到家知道有顿安乐茶饭在等着她。

    她知道有许多独居的同事回到家只能喝矿泉水吃三文治。

    像好友毛咏欣,回到公寓踢掉鞋子便只得一杯威士忌加冰,承欢笑她,不到三十必定变成酒鬼。

    一次咏欣问承欢:“伯母会不会做蛋饺?我已三年没吃蛋饺了。”

    可怜,连承欢的母亲都为之恻然,马上做了一大锅叫女儿带去给她。

    承欢在门前扬声:“承早你在吗?”

    承早过来替jiejie开门。

    所谓客厅,不过弹丸之地,放置简单家具后已无多余空间,成年人振臂几可同时触摸两面墙壁,可是这狭小空间从未引起过承欢不快。

    是因为一家四口非常相爱的缘故吧。

    案母总是让子女,jiejie愿意迁就弟弟,弟弟性格温和,并且都懂得缩小蚌人活动范围。

    承欢斟了一杯冰茶喝,小冰箱放在沙发旁边,十分方便。

    麦太太探头出来“回来了?”

    承欢嘴角一直带着一抹笑“是。”

    “交通如何?”

    “挤得不得了。”

    承早看到那笑容,探过身来研究jiejie面孔,承欢闻到弟弟身上汗臊,连忙掩鼻。

    她叫嚷:“打完球就该淋浴,那双臭胶鞋还不拿到露台去晾干。”

    承早却拍手道:“看到了看到了,mama,jiejie手指上戴着钻石戒指,辛家亮终于向她求婚了。”

    麦太太当一声丢下锅铲,熄了石油气炉火,咯咯咯跑出来“承欢,可是真的?”

    承欢看见母亲额角亮晶晶一圈汗珠,每到夏天在厨房钻的主妇必定个个如此,她不禁一阵痛惜,连忙起来用湿毛巾替母亲揩汗。

    麦太太怔怔地握着女儿的手,迎着灯光,仔细看承欢手指上的指环“咦,怎么钻石都不亮?”

    承早在一旁起哄“莫是假货?”

    承欢笑“方钻是比较不闪亮。”

    “快去换一颗圆大晶莹的,钻石不像灯泡有什么意思。”

    “妈,那些都是细节。”

    麦太太一想,可不是。

    大事是,女儿要结婚了。

    所有埋葬在开门七件事底下的陈年旧事烂谷陈芝麻,统统一下子翻腾出来。

    麦太太真不相信时间会过得那么快。

    小小承欢开步学走蹒跚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她小时没有头发,人们总以为那圆脸婴孩是男生。

    很快麦太太又有了第二名,眼看承欢四岁多便要做jiejie,心中十分怜惜大女儿,一直抱手中,直到腿肿,遵医生嘱,才比较肯放下承欢。

    承欢第一张在照相馆拍的照片还挂在房中,穿着粉红色新裙子,梳童花头…今日要结婚了。

    她知道承欢同辛家亮约会已有一段日子,没想到那么快谈到婚嫁。

    “不是说现在流行三十多岁才结婚吗?”

    “家亮已经三十岁了。

    “啊,那么说,是他比较心急?”

    “妈,一切只是顺理成章,没有人不耐烦。

    “那,一切事都办起来了?”

    承欢有点意外“办什么事?”

    麦太太吃惊“租赁新居、布置新房、备酒席、做礼服,什么,你不知道?”

    承欢笑了“我俩办事能力不错,请别担心。”

    承早在一旁说:“聘礼,别忘记问他要聘礼。”

    承欢转过头来“收了礼金,你得跟我过去做陪嫁工人。”

    承早一愣“有这样的事?”

    “经济学上以物易物的道理你不懂?”

    麦太太问:“你见过辛家伯伯、伯母没有?”

    “我们一直定期喝下午茶,对,双方家长也许得见个面,妈,你几时方便?”

    麦太太这时才想起厨房还有未炒完的菜,连忙赶进去重新开着炉头。

    承欢跟在母亲身后,那一日做三餐饭兼负责茶水的地方其实容不下两个人,四只角落及墙壁架上堆满食具,地上一角还有尚未整理的蔬菜水果。

    承欢迸出这间厨房千万次,次次感慨煮妇不易为,自小到大都想:有个大些的厨房就好了,老式廉租屋并无煤气管喉设施,只能用一罐罐的石油气,用罄了叫人送来,麻烦之极。

    她一直想替父母搬一个舒适宽大的家,可是成年后很快知道那是奢望。

    以她目前收入,未来十年节衣缩食都未有机会付出房价首期,况已,现在她又打算组织小家庭。顾此失彼,哪里还有暇兼顾父母。

    承欢低下头,有点羞愧,子女是不感恩的多,她便是其中之一。

    麦太太抬起头来。“听你说过,辛家环境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