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尾声与真相 (第2/3页)
如此地清晰刺目,像一根针样深深刺进自横的心里。 她没有穿鞋子。 在命运的恶作剧面前,那个南京夫子庙无针绣坊卖绣花鞋的女子,只有绝望地逃离,没有穿鞋子。 她绝望地逃出了珊瑚园,然而屋子里的每个人却都在想着他,剪不断理还乱地思考着她在他们的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她是洛长明夫妇的外孙女儿,却是周公周婆的亲孙女儿,他是周锋的亲生女儿,却是周自横至爱的人,而她与自横真正的血缘关系,是舅舅与外甥女! 揭蛊之时,洛长明夫妇,周公周婆,周锋和自横,这些被命运大手翻云覆雨地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芥末微尘,同时被钉在了命运的十字架上,呆若木鸡。 让我们把时光大针倒回三十年—— 三十多年前,那“史无前例”的时代,文工团总指挥洛长明,带着一群平均年龄不足十七岁的少女,深入草原腹地,给远在边疆的战士们巡回演出,带去党的温暖和关怀。 那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许许多多特定的人性和规则,发生着宗宗件件非人性却具时代感的可怕悲剧。草原的风,原野的兽,都给年轻的女文工团员们带来了许多不属于她们年龄的灾难与威胁,而最可怕的危险,还是来自于人——在草原里被寂寞和欲望折磨得失去了理性的男人。 洛长明就是一个这样的男人。 而妃嫣,便是这悲剧时代特有的祭品。 妃嫣本是天地间最纯美清丽的女子,走进草原后,风刀霜剑非但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天地精华反而使她益发灵秀出色。当她跳舞的时候,天地云彩都会跟着一起旋转;当她唱歌,山里的风也停下来倾听;她走到到哪里,冰天雪地都会开出花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多出笑意,战士们说话忍不住放轻了声音,而且极其注意语言的修辞。 洛长明本不是什么多情善感咬文嚼字的人,可是看到妃嫣,便懂得了一个词:毓秀钟灵。 和所有的男兵们一样,他不能不受到妃嫣的吸引,眼睛跟着她的身子转,心跟着她的一举一动狂跳,同她说话时,会忍不住先清清嗓子,仿佛喉咙里卡着石头。 他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这样地为一个女子牵肠挂肚过,就是从前真刀真枪地上战场、身上捆满了手榴弹陪首长去同国民党军谈判,也没这么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件事不解决,洛长明一辈子都不会再睡安稳觉。在他面前,还从没有一个攻不下来的山头。 一个女子竟然可以美成那样子,简直是种挑衅。 强暴的发生,几乎是天经地义无可避免的事情,惟一可商榷的只是时间的早与迟。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做错事。如果那件事不会对别的人造成太大的伤害,那么这个人就还不算太坏。 洛长明曾是一个好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回顾自己的一生,以为只做错了这一件事。 然而事情已经发生,悔也无益。 于是他说:“让我们都忘了这件事吧。要不,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妃嫣已经愤怒悲哀得说不出话来。 洛长明把手枪交到妃嫣的手上,对她说:“你要是恨我,觉得不能原谅我,就一枪崩了我。你放心,死了,做鬼,我绝不缠你。” 她拿起手枪抵着他的头,可是手抖得拉不开枪栓。怒视他,质问:“你也有女儿。就没有人心?天有眼,你就不怕报应?” 他接过枪来替她拉开,再重新交回给她“报应?用不着麻烦老天爷,你自己动手就行。” 她仍是抖,眼泪无声无息地流下来。 他见不得这个,干脆自己拿枪抵着自己的头,问她:“你是不是要我死?你只要说句话,我自己动手,你站开点,免得溅一身血。” 她实在是开不了口,也下不了手,只有捂着脸哭着跑开。哭了三天三夜,想了三天三夜,仍然想不出该怎么办。荒天旷野里,非常年代,举目无亲,谁能为她伸冤呢? 但是也无法让自己再面对洛长明。于是第四天夜里,她偷偷离开队伍,独自进了山。 那个时代做逃兵,抓住了是要执行军法的。她躲躲藏藏,走了个把月才走出山去,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一次错误竟然要延伸到下一代去。她悲愤欲绝,想到了死,却终究是犹豫。 她在山民家里住了下来,日日夜夜地想念着周锋,却不敢见他,只觉得自己配不上。临盆时大出血,她知道自己命不久长,这才终于下定决心,辗转托人带给周锋一个口信,希望能在临死前见上最后一面。 当周锋跋山涉水地赶到农户家里找到妃嫣时,妃嫣已经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奄奄一息,她握着周锋的手,只来得及向他表白了自己的爱意,并把儿子托付给他,就含恨长辞了。 她一生善良美好,从没有诅咒过任何人,甚至没说过一句粗话、狠话。然而在她临死之前,眼睛喷火,咬牙切齿,却发出一生中惟一的也是最后的毒咒:“yin人妻女者,妻女必为人yin。我不信洛长明会没有报应!我恨自己没有本事杀他,可是天也不会放过他!” 周锋几乎要疯了,跪在妃嫣身前发誓:她没做到的事,他会替她做到!他一定要找到洛长明,为她报仇雪恨! 妃嫣死了。 死亡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件事一旦发生便无法回头。 这块大石头注定要跟随洛长明一生。 人若是不能原谅自己,就只好选择死亡——比如梅绮;又或是疯狂——比如周锋。 而洛长明是个有刚强自制力的人,他曾经指挥千军万马,以纪律严明、铁面无私而闻名。他对待自己也是这样地苛刻,粗暴——他告诉自己:错了便是错了,无需辩解也不必悔恨,改了就好;如果错了又无法改,就把它忘记。 他用毕生的力气去忘记这件事,去取得良心对道义的宽宥。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犯错误:一种是没有出生的人,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改正,就还是个好同志。” 然而“知错能改”不仅是种美德,更是一种运气。因为世上有很多的错误都是无法改正或补救的,于是,惟有忘记。 然而周锋偏偏不允许他。 周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