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有缘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1/15页)

较高的人为首,推波助澜,始会成事。

    其二是在麦氏时代的适意,行政架构极之涣散,麦浩铃名义上是总经理,偏由于偏袒蔡芷琼,这位小姐的身份与架势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直至章氏接管了,情况当然有异。蔡芷琼非但不能如前的作威作福,而且在最近一次处理酒店业务上,犯了疏忽及才智不足的毛病,被我看在眼内,很实在地打击掉她的威风。

    事情发生于一个星马泰的旅行团上头。劣谟在抵达曼谷之后,摇电话回香港写字楼来哭诉,说原订的一家酒店,只能让适意的团友住一天,翌日就得将他们迁徙到别家级数较差的酒店去,团友们当然有微言,齐齐催那劣谟想办法。

    叫她有什么办法好想呢?跟酒店经理几番交涉仍不得要领,便只好越洋问上司的意见。

    那蔡芷琼非但不给劣谟想办法,还狠狠地把对方训斥一顿,说:“有什么大不了,又不是没有酒店给团友住。很多旅行团到了目的地,没得入住酒店,要在大堂守候一晚,岂非更惨。我们收的费用,并没有指定非住一流酒店不可。”

    她的这番说话,很不幸地被我听到了。

    真是大错特错。

    别家旅行社水准三流,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提供二流的服务。如果做生意不抱有一流的成绩,绝对是决策方针的严重失算。

    收了客户的钱,就以为可以轻率交货,无疑自绝后路,将来的口碑,所发挥的作用比目前手上的盈利更重要。

    我尤其不喜欢当下属有疑难求助时,身为上司的不由分说就骂得人家狗血淋头,怎能服众?更不必指望下属日后会把工作困难提出来有商有量,得过且过便算数!

    我也不好在众人面前数落地,只接通了电话,把情况问得一清二楚。

    第26节

    原来的酒店也有难处,只为刚有一个国际会议在酒店举行,应该在昨天就结束了,参加会议的人却有一半留下来观光数天,于是房间的分配失控。

    我想了想,立即拨电话问廖海慧,看她有没有相熟朋友在泰国那间酒店工作,海慧跟酒店的营业经理相认识,连忙把名字给我。

    对方是泰国人,英文名叫珍妮,跟海慧一同参加过多个国际酒店学会议,因而熟络。我把电话接通之后,开门见山地道明来意,且说:“适意旅行社是你们酒店的老主顾,且就在这几个月内增加了不少生意额,又是从来不欠数的一个客户。能有这种成绩,全仗坚持对团友的服务水准。你看这件事该如何处理?你们酒店若珍惜有实力的客户,则更明白我们为何如此紧张,怕得失团友了!”

    看上去,对方似是个商场上手腕玲珑,且是个讲道理的人。

    她爽快地答道:“我明白。不过,目前我们酒店的确有困难,当然,困难应由我负责解决,请给我半小时,我回电话给你。”

    果然言而有信,珍妮复电话时说:“是真的迫不得已,非要你们的团友明天搬到另一间酒店去不可。然,酒店就在我们毗邻,是一流的五星级酒店,明天你们团友出外观光时,会由我们的职员把他们房内的行李妥当送过去,分别放在他们的睡房内,并不劳烦他们。我跟海慧相熟,更不敢怠慢好客户。将来有机会见面,容我再宴客面谢!”

    “请我倒不必了,如果你们酒店有心,倒不如就请团友吃餐晚饭,以补偿他们心理上的不安,行吗?”

    “当然。相请不如偶遇,我很喜欢让他们知道酒店其实非常珍惜他们的。细节就请你的劣谟跟我们安排好了!如见到海慧,请代问候!”

    要工作成绩理想其实只有一道板斧,万试万验,就是一定要提出要求。要求贸易对手、要求下属同事、甚至要求上司老板,当然的更须要求自己。

    每个人都事务繁多,必有兼顾不来,而至于疏忽之处。惟其有人向他们情真意切,绝不放松地提出要求,才会易于作出回应。

    晓得提出要求,也正是提炼别人潜质的最有效方法。试卷发下来,无法不挖空心思地作答。

    蔡芷琼看着我表演的办事功夫,难为情至极。

    很多时,对待下属,不一定要对他们责骂,疾言厉色只有行使于对方的确犯了大错,令人忍无可忍之时。否则,示范表演是有效的教学及指正方式之一种。

    当然,可能会引起对方产生技不如人的羞愧感觉,这就在乎其人的量度,是否肯虚心承认自己才疏学浅,而好好学习了。

    显然地,蔡芷琼的胸襟并不宽敞,因而在日后的相处上,我发觉她对我起了防范与不甘之心。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了。

    要开路勇往直前,达到目的,过程往往免不了把挡在前面的人推倒。有哪一个到社会上头做事的人,会备受全民爱戴?

    连耶稣都有叛徒!

    然而,叛徒要采取破坏性的手段时,就不得不应付了。

    我应付那三分之一员工的集体辞职的方式分为几部曲。

    首先,我立即打电话给钟致生,记得他提过,跟一位猎头公司的主管相熟,只因银行职员随着本城金融财经股票的兴旺,而变得供不应求,钟致生经常要跟猎头公司联络,银行是他们的大客户。

    找到了猎头公司,道明来意,急聘一位有旅行社服务经验的经理,最好对酒店安排工作有认识的。

    事有凑巧,猎头公司刚风闻有家旅行社的副经理叫余正添的辞职,便立即替我安排。

    本港是个讲求效率的城市,只一个早上,我便跟余正添见了面,谈妥合作条件,这包括代他赔偿提早离职的薪金,他翌日便可上班。

    苞着我在章氏的会议室内,利用午膳时间,召见了其余各个部门的主管,诚恳地向他们保证:“公司这阵子的生意多起来,人手却没有增加,而且很可能有部分同事对公司的信心不大,畏难而引退。在没有人手补足之前,各位的功夫会更紧一点。

    “然,我们年轻人到社会上头做事,是求财第一,求气最划不来。章氏的作风是有福必与同事分享,然老板刚买下这盘生意,必须先节流继开源,一段时间始见成效,这段日子正正是难得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谁参与一同努力,没有被遗忘的理由。

    “还有三个月就是年底,各位是愿意前功尽废,抑或咬紧牙关再挨九十日,看公司如何对待你们,才做日后前途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