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_偈颂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偈颂品二 (第7/7页)

   鹿皮三岐杖, 膊绦及军持。

    此大修行者, 当成离垢尊,

    说于真解脱, 牟尼之幢相。

    梵王与梵众, 诸天及天众,

    施我鹿皮衣, 还归自在宫。

    我在林树间, 帝释四天王,

    施我妙衣服, 及以乞食钵。

    “若立不生论, 是因生复生,

    如是立无生, 唯是虚言说。

    无始所积集, 无明为心因,

    生灭而相续, 妄计所分别。

    僧佉论有二, 胜性及变异,

    胜中有所作, 所作应自成。

    胜性与物俱, 求那说差别,

    作所作种种, 变异不可得。

    如水银清净, 尘垢不能染;

    藏识净亦然, 众生所依止。

    如兴渠葱气, 盐味及胎藏;

    种子亦如是, 云何而不生?

    “一性及异性, 俱不俱亦然,

    非所取之有, 非无非有为。

    马中牛性离, 蕴中我亦然,

    所说为无为, 悉皆无自性。

    理教等求我, 是妄垢恶见,

    不了故说有, 唯妄取无余。

    诸蕴中之我, 一异皆不成,

    彼过失显然, 妄计者不觉。

    如水镜及眼, 现于种种影,

    远离一异性, 蕴中我亦然。

    “行者修于定, 见谛及以道,

    勤修此三种, 解脱诸恶见。

    犹如孔隙中, 见电光速灭,

    法迁变亦然, 不应起分别。

    愚夫心迷惑, 取涅槃有无,

    若得圣见者, 如实而能了。

    应知变异法, 远离于生灭,

    亦离于有无, 及以能所相。

    应知变异法, 远离外道论,

    亦离于名相, 内我见亦灭。

    “诸天乐触身, 地狱苦逼体,

    若无彼中有, 诸识不得生。

    应知诸趣中, 众生种种身,

    胎卵湿生等, 皆随中有生。

    离圣教正理, 欲灭惑反增,

    是外道狂言, 智者不应说。

    先应决了我, 及分别诸取,

    以如石女儿, 无决了分别。

    我离于rou眼, 以天眼慧眼,

    见诸众生身, 离诸行诸蕴。

    观见诸行中, 有好色恶色,

    解脱非解脱, 有住天中者。

    诸趣所受身, 唯我能了达,

    超过世所知, 非计度境界。

    “无我而生心, 此心云何生?

    岂不说心生, 如河灯种子?

    若无无明等, 心识则不生;

    离无明无识, 云何生相续?

    妄计者所说, 三世及非世;

    第五不可说, 诸佛之所知。

    诸行取所住, 彼亦为智因,

    不应说智慧, 而名为诸行。

    有此因缘故, 则有此法生,

    无别有作者, 是我之所说。

    “风不能生火, 而令火炽然,

    亦由风故灭, 云何喻于我?

    所说为无为, 皆离于诸取,

    云何愚分别, 以火成立我?

    诸缘展转力, 是故能生火,

    若分别如火, 是我从谁生?

    意等为因故, 诸蕴处积集,

    无我之商主, 常与心俱起。

    此二常如日, 远离能所作,

    非火能成立, 妄计者不知。

    众生心涅槃, 本性常清净,

    无始过习染, 无异如虚空。

    象卧等外道, 诸见所杂染,

    意识之所覆, 计火等为净。

    若得如实见, 便能断烦恼,

    舍邪喻稠林, 到圣所行处。

    智所知差别, 各异而分别,

    无智者不知, 说所不应说。

    如愚执异材, 作栴檀沉水;

    妄计与真智, 当知亦复然。

    食讫持钵归, 洗濯令清净,

    澡漱口余味, 应当如是修。

    若于此法门, 如理正思惟,

    净信离分别, 成就最胜定,

    离著处于义, 成金光法灯。

    分别于有无, 及诸恶见网,

    三毒等皆离, 得佛手灌顶。

    “外道执能作, 迷方及无因,

    于缘起惊怖, 断灭无圣性。

    变起诸果报, 谓诸识及意,

    意从赖耶生, 识依末那起。

    赖耶起诸心, 如海起波狼;

    习气以为因, 随缘而生起。

    刹那相钩锁, 取自心境界,

    种种诸形相, 意根等识生。

    由无始恶习, 似外境而生;

    所见唯自心, 非外道所了。

    因彼而缘彼, 而生于余识,

    是故起诸见, 流转于生死。

    “诸法如幻梦, 水月焰乾城,

    当知一切法, 唯是自分别。

    正智依真如, 而起诸三昧,

    如幻首楞严, 如是等差别。

    得入于诸地, 自在及神通,

    成就如幻智, 诸佛灌其顶。

    见世间虚妄, 是时心转依,

    获得欢喜地, 诸地及佛地。

    既得转依已, 如众色摩尼,

    利益诸众生, 应现如水月。

    舍离有无见, 及以俱不俱,

    过于二乘行, 亦超第七地。

    自内现证法, 地地而修治,

    远离诸外道, 应说是大乘。

    说解脱法门, 如兔角摩尼,

    舍离于分别, 离死及迁灭。

    教由理故成, 理由教故显,

    当依此教理, 勿更余分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