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石桥镇小圈子谈话 (第2/3页)
高建彬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大『乱』之后必然大治,这是一个定律,之所以石桥镇现在市里县里都牵涉但是都不主动伸手,就预示着石桥镇终究要做一次大的调整,鉴于全国百强镇的地位,我断定石桥镇这样的情况时间不会太长了,我走的时候这里也就是变化的开始。石桥镇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正处于海城区与吴江县的『交』接点上,特别是对于吴江县的意义十分的重大,足足占据了吴江县的四分之三的经济增长,我估计县委县政fǔ就算是拼了命也不会放弃的。” 接过陈国恩递来的香烟,高建彬又说道:“按照实际情况划分,对于石桥镇以后的发展来说规划到海城区最合适,没有海城区的便利条件,我们石桥镇的新镇区也不会这样成功。海城区虽然不是市中区,其经济发展却是相当的强势,市中区占据的地理位置太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潜力已经是消耗的差不多了,海城区却不一样,但是我从感情上却倾向于吴江县,现在吴江县就好比烧水一样,刚刚看到冒热气,一旦把火『抽』掉了,温度很快就降下去了,表面上看吴江县现在发展的很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那都是虚的,根基还不牢固,完全是依仗着石桥镇新经济园区在拉动。” 在座的人看待问题远远没有高建彬看的深远,伸长耳朵仔细听着高建彬对于眼下石桥镇走向的分析,这就是当领导的高度问题,程雨嘉笑着问道:“高书记,您可不可以分析一下您升职后,我们这些石桥镇的干部有没有什么变动?”高建彬淡淡的说道:“按照我的判断,书记这个位置前期是会由你们中间产生的,韩启明同志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他主持全面工作有利于石桥镇在我走后『交』接期间的平稳过渡,毕竟他马上要退居二线了,半年时间差不多就可以完成局面的平定,然后给他升一级去县政协或者人大,至于以后谁来当书记就不是你们所考虑的了。石桥镇对于海州市都是最重要的乡镇,没有强有力的后盾,谁也待不长时间,市委市政fǔ的眼睛都盯在这里,作为全市为一个全国百强乡镇,全省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开发基地,新经济园区又是有希望成为全省百亿工业园的单位,一二把手你们就不要想了。你们现在对于石桥镇的局面没有任何的影响力,较量的层次有点高了。” 高建彬的话说的明明白白的,所有的人当然也听明白了,谁都不会怀疑高建彬的判断,他的能力和思维可是公认的,眼光之毒辣丝毫不亚于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程雨嘉却知道,高建彬这些话是说给她听的,高建彬不可能看不出来她的那点心思,所以明确指出来,她不具备这个条件,在海州市没有像是市委书记和市长那么强硬的后盾作支撑,想在石桥镇这样的地方立足当领导,简直就是有些太高看自己了。高建彬并不是太过于苛求她的加入,现在的她只是棋盘上的棋子,不是下棋的人。 她来到石桥镇的原因并不是类同于刘彦广和卢东海,是常委会上的斗争产物,她是真有着自己的想法,才说服了她的叔叔,也就是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方志海。她一直没有靠向两方之中的任何一方,就是一直对于现在的局势她看不明白,不敢轻易表示出来。得到这个岗位方志海是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的,她不想轻易的因为站队的事情毁了这个机会,但是这样相对的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无法真正的被某一方接纳,成为嫡系的成员,始终是游离在核心圈子之外。斗争是残酷的,丝毫没有人情或者『性』别可言,谁也不会因为她长得漂亮是个『女』同志而放手。 但是昨天晚上的时候她和叔叔方志海通了一次电话,她问方志海:“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听说高书记马上就要被调走了,我担心他走的时候会做出一些调整来。”方志海笑道:“你的担心证明你长大了,知道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你说的不错,高建彬年后被调整已经是成为定局了,这次杨恩东是一定要拿到石桥镇的控制权,石桥镇现在过于重要,他不掌握在手里是不会罢休的。既然你看出问题来了,那么你的想法是怎么做?”程雨嘉说道:“杨书记现在掌握着石桥镇干部调整的权力,我想既然高书记马上就要走了,对石桥镇的走向也会失去控制力的,干脆我就表态支持杨书记一系的人吧。” 方志海笑着说:“从逻辑上来看这是最理智的做法,一个处级干部和正厅级干部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较量,这不是你的错误,毕竟你没有在我这样的位置上待过,或者你没有高建彬同志的思维和眼力,你看待问题还是浮在表面上,看不到深层次的东西,高建彬是要调走,但是他是不会放弃石桥镇的,他的能量你是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