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法则_第二百六十五章省市领导的态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省市领导的态度 (第3/3页)

为什么他能够平息群众的怒火,这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过去的我就不想再说了,市委市政fǔ希望大家抛开成见不计前嫌,团结在以高建彬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政班子的周围,齐心协力把东部新区的目标实现。在这里我也说一句,东部新区随着高建彬同志的到来,已经不是以前的土壤了,不要再抱着任何的幻想,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同志,市委一经发现将会毫不客气的清理出这个队伍,这是我对高建彬同志的承诺,我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关系后台,要是认为市委这是在虚张声势,那我欢迎有这类思想的同志挑战一下”

    谁都听得出市委书记的愤怒,大家也都知道东部新区已经是成了海州的老大难,成了市委市政fǔ的一块心病,甚至于连省委省政fǔ也开始关注这里了,刚才省委领导的发言大家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公开的点名批评了,这就是代表着省委省政fǔ对于海州市委的不信任,一个区的问题居然要惊动省委领导,这样的『性』质就十分严重了。一般来说省委省政fǔ对于线面的地级市不会直接『插』手干涉其工作,要不然要市委这一级组织干什么?海州市委也是感到危险了,也不怪市委书记大发雷霆,换了是谁对于这样的地区心里也是弊着一肚子的火,每个地方都有问题,这是工作中难免出现的,要是过完年的时候也不会影响这么大,偏偏就在『春』节放假的前两天出事情了,还是双重问题

    没有像是东部新区闹得这么邪乎的,『春』节的前夕堂堂的区委区政fǔ让群众堵『门』了,而且一天之内死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可都死得很不是时候对于飘摇中的东部新区来说那可算得上是雪上加霜,本来东部新区就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方,很不招上级领导待见,这次可倒好,事情全赶到一个时间段发生了。

    『春』节是什么分量所有的干部心里都知道,是国家传统上的节日,上上下下都是极度关注的,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是一项坚定不移的政治任务,东部新区这一次算是闹大发了问题是这两个人都是因为一个事情死的,老百姓是因为生病没有钱治疗,那个镇长大概就是导致这个悲剧发生的关键人物了,死人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是正常的原因死了人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这就代表了东部新区的工作出现了很大的危机。虽然只是一个晚上一个上午的时间,良河镇镇长自杀的事情已经传播开来了,这样的事情传播的速度似乎格外快,东部新区的干部们多多少少都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心里没数才是说假话。

    当时良河镇与开发区管委会进行合作搞开发的时候,把别的几个乡镇眼红的要命,好事都让良河镇赶上了,开发区那是省级的百亿经济园区,是海州市委市政fǔ的命根子,是全市第一纳税大户,与这样的地方进行合作,前景之美好想想就要流口水的。现如今的领导干部就害怕工作上没有政绩,再有能力的人没有支撑点那也是废物一个,反之就会成为上级领导的重点爱护对象,这个事情是有着鲜明的例子做榜样的。石桥镇距离东部新区非常的近,那里的书记就是政绩突出得到省委省政fǔ的器重,在市委领导们的心目中那是红得发紫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干部,从副科级干部到正处级干部只『花』了三年的时间,这样的年代直接就是奇迹,一辈子『混』不上科级的干部多了去了,更别说处级干部了,所有的这一切还不是因为有了政绩吗?一个乡镇去了国务院的副总理,去了省委书记和省长,到那里参观学习的考察团像是走马灯一样,要说石桥镇是赶上了国家农业改革工作的契机,那么良河镇就是遇到了开发区战略『性』建设的机会。虽然比不了高建彬升迁的速度,提个处级干部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吧,处级干部是要经过市委常委会进行表决通过才可以。

    良河镇当时似乎也遇到了这样的狗屎运,有了开发区的合作,就算是没有人家高建彬那样的才华,思维上没有那么具有战略构想,跟着石桥镇走过来的成功经验一步步学习这总可以了吧?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石桥镇那样的地步,大家心里有数的很,只要是学习到一招半式的,良河镇有所发展那是肯定的,学习不了人家创建一个新经济园区,还学不了人家怎么对待老百姓吗?有着高建彬的征用土地安置补偿的八点建议,这个成绩应该是不难做的,反正开发区财大气粗不差钱,账面上有了钱不就什么都好说了,比着葫芦画瓢那也搞点动静出来的,有了成绩高升还不是指日可待?良河镇的事情都知道没有那么简单,一个镇长敢搞出那么大的事情来明摆着是不可能的,不过是个替罪羊而已,表面上看起来与东部新区的派系斗争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也是一个战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